九五 趕山、搬山、移山-《福德天官》
第(1/3)頁
而另外一邊,交縣那邊的山君,卻驅趕著大山,往著黃天這邊來。
那山君姓張,名為張伏龍,他形如一九尺大漢,身著將軍甲胃,濃眉大眼,國字臉,看起來約莫二十五六,沒有大胡子,手持一九節鋼鞭。
此鞭上有神紋,乃是其本命神器“趕山鞭。”
正是有此神器,他才可趕山驅靈,命令山魄移動,一同前來,打算吞噬黃天營造的這處神山,取而代之,成為此界中心,鎮壓冥土,陰陽分割,此山門戶,再牽引回交縣,和其祖父的七品神山相合,立即營造成福地級數。
等著祖父上了天庭,成了貴神坐騎,這一切,就都張伏龍的了。
為了繼承家業,張伏龍此次是勢在必得,誰要阻撓于他,那他就要誰死。
至于后果。
連曹昴都有膽氣說十方冥獄柱不用還的話,何況是這位二代山君。
不過現在黃天跟年有余遁地尋寶去了,此事便由著曹昴解決。
畢竟牽引秘境,是曹城皇的政績,黃天就算十二分完成,也就一份集體榮譽感較強,集體三等功什么的……
風頭到時候就曹昴出,仇恨也有他來擔責,只要好處拿到就行了。
此時曹昴感覺大地振動,只見高高蠕動的大山,數百丈高大,所過之地,留下的都是細密的碎石,如同一條干涸的河道。
曹昴見此喝道:“來者止步!”
卻見著對面張伏龍之外,還有一位面色疾苦的清瘦老人,是為于修,乃是救苦神,他的本命神器是甘露瓶,可以施舍甘露,走的是水德救苦的路子,本身更是一位溪水之神,算是張伏龍的從神。
一位火神,名為張鳳凰,乃是一株鳳凰花得道,是火屬靈木,后來參悟神道,也是張伏龍的從神,以木生火,走火神之道,本命神器器乃是一身火鳳衣,可以變身為鳳鳥。
此外還有一位鬼神,名為伯奇。
伯奇本來是個孝子,但他的父親輕信后母的話將他殺死。
伯奇死后變成了大鳥,但心底明澈,以吞食惡夢而活。
后來被張伏龍的祖父點化,成就了神靈,輔左于張伏龍。
其本命神器是一輪水月鏡,是所謂鏡花水月,夢幻一場,可以營造幻境,甚至用幻境包裹整個鬼域,將諸多邪鬼,邪獸,困在其鏡中。
最后一位乃是武神,名為姜鑒茂,走肉身成神武道,以武通神,神性蘊含于血肉之中,不僅能鎮壓一切,還能獲取悠長的性命,是所謂神血種族。
武神之道,一般是世家大族才有資源修煉,普通神靈,大多都是死后成神,又或者機緣巧合獲取神性。
武神屬于一種特殊的人道神,但又不完全屬于人道神,傳說是源自于上古帝王,天地共主的家傳,積累神血,蛻變神體,再漸漸帶動神魂。
之前那位驅鬼神程奎,走的便是武冥神之道,只不過他沒了肉體,此道便體現在了武器兵器之上。
武神并非單純堆砌氣血,而是以武入道,契合天地意境,天人合一,從而獲取神性,納入肉體,激發上古血脈。
而上古血脈,說實話人人都有,甚至還有好幾種,修煉武神之道,就是培育狀態其中一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