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63章 終章·星辰大海-《鷹醬放了一個瘋子,兔子挺起脊梁》


    第(1/3)頁

    2010年1月15日四九城 大會堂

    大會堂的金色大廳燈火通明,巨大的水晶吊燈將整個空間映照得如同白晝。八十二歲的陳樾站在領獎臺上,深藍色的中山裝熨燙得一絲不茍,每一道褶皺都恰到好處地展現著這位功勛科學家的嚴謹作風。他胸前那枚沉甸甸的"共和國勛章"在聚光燈下閃爍著耀眼的金光,勛章上精細雕刻的天安門和華表圖案仿佛在訴說著這個國家六十年的滄桑巨變。

    陳樾微微顫抖的手指輕輕撫過勛章表面,能感受到每一處細微的紋路。這枚由999純金打造的勛章重達300克,背面刻著"共和國勛章"五個蒼勁有力的大字。他忽然想起1953年在東北兵工廠獲得第一枚獎章時的場景——那只是一枚普通的銅質獎章,表面甚至有些粗糙,卻讓他激動得徹夜難眠。六十年過去,獎章的材質變了,分量變了,但那份沉甸甸的責任感從未改變。

    "陳樾同志為我國科技發展和國防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播音員渾厚的聲音在會場回蕩,每個字都擲地有聲。陳樾瞇起有些昏花的眼睛,視線穿過臺下整齊就座的各級領導,落在了第三排的兒子陳明身上。如今已是航天工業集團副總工程師的陳明,鬢角也已泛白,但那雙明亮的眼睛依然像年輕時一樣充滿活力。父子倆目光相接時,陳明悄悄豎起大拇指,嘴角微微上揚的弧度與三十年前在少年科技班獲獎時一模一樣。

    如雷的掌聲在會場內回蕩,陳樾卻恍然回到了1950年那個寒冷的冬天。那時的東北,積雪能沒過膝蓋,他穿著單薄的棉衣在雪地里艱難跋涉,懷里緊緊揣著從系統里抄錄的第一份圖紙——那是一份改進版的AK47步槍圖紙。六十年彈指一揮間,這個曾經連火柴都要進口的國家,如今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三艘航母在遼闊的海疆巡航,最先進的光刻機在江南的現代化廠房里日夜運轉。

    1月20日 四九城 家中書房

    深夜的書房里,臺燈在紅木書桌上投下一圈溫暖的光暈。陳樾伏案工作,鋼筆在特種紙張上沙沙作響,墨跡在燈光下泛著微微的藍光。書架上整齊排列著六十三本工作筆記,按照年份嚴格編碼,最早的幾本已經泛黃卷邊,書脊上的編號都有些模糊了。窗外飄著今冬最大的一場雪,雪花簌簌地拍打著玻璃窗,偶爾能聽見院里的老槐樹枝被積雪壓斷的脆響。

    "爸,您該休息了。"陳明輕輕推開門,手里端著一杯冒著熱氣的牛奶,杯壁上已經凝結了一層薄薄的水霧。他注意到父親青筋凸起的手背上布滿了老年斑,那些褐色的斑點像是一張張微縮的地圖,記錄著老人八十多年的人生歷程。

    陳樾摘下老花鏡,用食指和拇指揉了揉發酸的眼睛,鏡架上還留著長期佩戴留下的細微劃痕。"把這些弄完就睡。"他指了指桌上厚厚一摞文件,最上面一頁赫然寫著《火星載人探測初步構想》,頁眉處印著"絕密"的紅色字樣,"可能...可能我用不上了。"說這話時,他的嘴角微微抽動,但眼神依然平靜如常,仿佛只是在討論明天的天氣。

    陳明的手不易察覺地抖了一下,牛奶在杯子里晃出細小的波紋。父子倆心照不宣地沉默著,誰都沒有點破那個鎖在抽屜里的體檢報告——肝癌晚期四個字像刀刻般清晰,旁邊還附著醫生潦草的診斷意見:"預計剩余時間3-6個月"。

    "對了,"陳樾突然想起什么,從抽屜深處取出一個牛皮紙信封,邊緣已經有些磨損,上面用紅筆寫著"絕密"二字,"這是我整理的科技發展路線圖,到2050年的。"信封很厚,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里面裝著的是老人畢生的心血,"記住,芯片和航天是未來競爭的核心,就像當年的兩彈一星。"他說著,目光不自覺地飄向書架上那個神舟五號模型,那是楊力偉成功返航后送給他的禮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