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8章畫展高光-《大道至簡》
第(2/3)頁
周苓也笑了,朝著她點頭。她想起艾米麗送來的“共色”畫筆,想起皮埃爾先生的道歉,忽然明白,藝術的力量不僅能打動懂它的人,還能化解偏見,連接彼此。就像《蒙馬特日落》里,陳跡用枯筆勾勒的梧桐枝,她用楓丹白露的赭石色暈染的晚霞,硬勁與柔色交織,才成了最美的風景。
午后兩點,現場創作準時開始。
兩張畫桌被搬到了展廳中央,周圍圍滿了觀眾,形成一個圓形的包圍圈。馬克拿著麥克風,笑著介紹:“接下來,周苓女士和陳跡先生將現場創作一幅作品,主題是‘塞納河的夜’。他們將用東方的水墨和楓丹白露的天然顏料,為我們呈現一場顏色的對話。”
掌聲響起,周苓深吸一口氣,走到畫桌前。陳跡站在她的身邊,遞給她一支“共色”畫筆:“別緊張,就像在蒙馬特的畫室里一樣。”
周苓點點頭,拿起畫筆,蘸了一點淡藍的楓丹白露顏料——這種藍色是用楓丹白露的泉水調和的,帶著天空的澄澈,是她特意為塞納河準備的。她的指尖輕輕點染在宣紙上,淡藍色的顏料慢慢暈開,像水波蕩漾,一圈圈擴散。她又蘸了一點暖黃的顏料,在藍色里輕輕點了幾下,燈影就出來了,像塞納河上的游船燈光,溫柔而明亮。
陳跡握著另一支“共色”畫筆,蘸了濃墨,筆尖在宣紙上頓、提、轉、折,勾勒出天上的星子。他的線條剛勁卻不生硬,像北派山水的山石,帶著韌勁,每一顆星子都棱角分明,卻又被他用淡墨輕輕暈了一下,多了幾分柔和,像星光穿過薄霧。
觀眾們圍在周圍,安靜得能聽到畫筆劃過宣紙的“沙沙”聲,偶爾有人舉起相機,卻都關掉了閃光燈,像怕驚擾了顏料的暈開,怕破壞了這難得的靜謐。菲利普館長站在最前面,手里拿著放大鏡,仔細看著他們的筆觸,臉上帶著贊賞的笑容。
周苓的燈影越畫越多,從畫面的左下角蔓延開來,像一片溫暖的燈海;陳跡的星子也越來越密,從右上角鋪陳下去,像一片璀璨的星空。當燈影與星子快要在畫面中央相接時,陳跡停下了筆,轉頭看向周苓。
他的眼神溫柔而堅定,周苓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她放下畫筆,伸出手,陳跡緊緊握住她的手,兩人一起拿起一支新的“共色”畫筆,蘸了一點淡紫的顏料——這種紫色,是他們特意調和的,混合了楓丹白露的赭石色和江南的花青,像普羅旺斯的薰衣草,又像江南的紫藤。
兩人的手一起移動,畫筆在宣紙上劃過一道柔和的弧線,然后是橋欄、橋洞、石階。橋身的弧度柔中帶勁,橋欄的線條硬中帶柔,剛好把水與天連在一起,把暖黃的燈影和璀璨的星子連在一起。畫到橋洞時,陳跡稍微用力,線條變得挺拔;畫到橋欄的藤蔓時,周苓輕輕發力,顏料暈染出柔美的曲線。
“這橋叫‘連心’。”陳跡的聲音透過麥克風傳到展廳的每個角落,清晰而溫柔,“是我和周苓在江南烏鎮見過的橋,青石板鋪的橋面,爬滿了青藤,下雨的時候,橋影落在水里,像兩個擁抱的身影。現在把它畫在塞納河上,像把我們的故鄉,把東方的詩意,也帶到了這里。”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在場的觀眾,聲音帶著一絲哽咽:“藝術從來不是孤立的,就像這座橋,連接著左岸和右岸,連接著東方和西方,連接著過去和未來。我們希望用畫筆告訴大家,不同的文化不是對立的,而是可以像墨色和顏料一樣,相互交融,彼此成就。”
話音剛落,展廳里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掌聲持續了很久,像塞納河的波浪,一波接著一波。有人吹起了口哨,有人舉起了畫冊歡呼,菲利普館長也用力鼓掌,眼角泛起了淚光。
周苓轉頭看陳跡,他的眼底映著燈光和掌聲,像盛著整片星空。他俯身吻她,在眾目睽睽之下,卻溫柔得像只有他們兩人——唇瓣相觸時,帶著楓丹白露顏料的淡香,帶著松煙墨的清冽,帶著塞納河的風,帶著所有關于“共生”的心意。她的睫毛輕輕顫抖,眼淚掉了下來,落在宣紙上,暈開一小片淡紫,像橋邊的花,溫柔而倔強。
傍晚時分,畫展的參觀人數突破了奧賽博物館的單日紀錄,馬克笑得合不攏嘴,拉著他們不停地說:“太成功了!盧奇奧教授剛才打電話,說要在佛羅倫薩給你們辦專場;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也發來了邀請,想把你們的作品納入‘跨文化融合’特展!”
夜里的慶功宴,設在一艘名為“星影”的塞納河游船上。游船緩緩駛離碼頭,兩岸的燈光次第亮起,埃菲爾鐵塔的燈光像金色的瀑布,盧浮宮的輪廓在夜色里像一幅剪影,塞納河的水波蕩漾,把燈光揉成一片碎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