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怒江佤族飄(三)-《左眼見飄心中喜叁》
第(1/3)頁
距離林硯從秘境帶回 “魂晶” 已過去一年。這一年里,丙中洛成了滇西最熱門的文化與生態旅游地,飄寫林生態保護站每天都能迎來數十名游客,巖龍帶著村民們一邊守護神樹,一邊向游客講解佤族傳統;陳教授的團隊用 “魂晶” 研發的抗癌藥物進入了臨床試驗階段,無數患者盼來了希望;林硯的母親則在佤族文化學校里教孩子們織佤錦,指尖的彩線在木機上翻飛,織出的太陽圖騰比當年更鮮艷。
可最近半個月,奇怪的事情接連發生。先是飄寫林里的 “魂鳥” 集體消失,往常總在神樹周圍盤旋的彩色小鳥,連一根羽毛都沒留下;接著是怒江的江水變了顏色,從碧綠變成了暗沉的灰藍,江里的魚群浮到水面,翻著白肚皮;最讓巖龍心慌的是,他奶奶保管的《魔巴手記》突然自動翻開,里面記載 “星象失衡” 的頁面,字里行間滲出了暗紅色的水漬,像極了血。
“這是秘境能量失衡的預警。” 巖龍的奶奶坐在火塘邊,手里攥著一串老銀珠,銀珠碰撞的聲音比往常急促,“當年你爺爺說過,秘境和怒江是‘同脈同息’,秘境的能量一旦亂了,怒江的山水都會跟著遭殃。” 她抬起布滿皺紋的手,指著窗外的天空,“你看,這半個月的月亮都是紅的,像被血染過,這是‘星宿逆行’的征兆,要是不趕緊補救,飄寫林的神樹會枯死,魂歸谷的時空之門會崩塌。”
林硯剛從昆明趕回丙中洛,就聽到了這個消息。她放下背包,立刻跟著巖龍去飄寫林查看神樹。走到神樹腳下,她倒吸一口涼氣 —— 原本枝繁葉茂的神樹,竟有一半的枝葉枯黃了,樹皮上裂開了細密的紋路,紋路里滲出透明的汁液,落在地上后,很快變成了黑色的粉末。她蹲下身,用手指捻起粉末,鼻尖傳來一股淡淡的硫磺味,和當年在塌方區山洞里聞到的一模一樣。
“陳教授那邊有消息嗎?” 林硯抬頭問巖龍。巖龍搖了搖頭,掏出手機晃了晃:“從昨天開始,丙中洛的信號就時好時壞,我給陳教授打了十幾次電話,都沒接通。” 正說著,林硯的手機突然震動起來,是陳教授的助理發來的短信,只有短短一行字:“秘境能量源遭不明力量破壞,速帶‘魂晶’來研究所,陳教授被困實驗室。”
第二天一早,林硯、巖龍和林硯的母親帶著三塊 “魂晶”,驅車趕往昆明的研究所。車剛駛離丙中洛,天空就下起了暴雨,雨點砸在車窗上,發出 “噼里啪啦” 的聲響,像是有人在外面敲打著玻璃。林硯的母親坐在副駕駛座上,眼神一直盯著窗外,突然開口:“后面有東西跟著我們。”
林硯從后視鏡里看去,只見車后跟著一團黑色的霧氣,霧氣像一條長蛇,緊緊纏著車尾。巖龍立刻從背包里掏出那包佤族 “神草”,點燃后從車窗扔了出去。神草燃燒的煙霧散開,黑色霧氣像是被燙到一樣,往后退了幾米,可沒過多久,又追了上來,而且比之前更濃。
“是‘黑飄寫’。” 林硯的母親臉色凝重,“這是秘境里的邪祟,專門吸食活人的精氣,當年我在秘境里見過一次,被它纏上的人,三天內就會變成干尸。” 她從隨身的布包里拿出一塊染血的佤錦,這塊佤錦是當年巖龍奶奶送給她的嫁妝,上面繡著 “驅邪圖騰”。她把佤錦掛在車后窗,黑色霧氣看到佤錦,突然停住了,在雨中盤旋了一會兒,慢慢消失在路邊的樹林里。
歷經六個小時的車程,他們終于抵達研究所。可剛走到研究所門口,就發現這里被一團白色的迷霧籠罩著,霧氣里傳來奇怪的聲音,像是有人在哭,又像是有人在笑。林硯試著推了推大門,大門竟然沒鎖,輕輕一推就開了。
走進研究所,里面一片漆黑,只有實驗室的方向透出微弱的燈光。他們沿著走廊往前走,腳下時不時踩到東西,彎腰一看,竟是研究人員的工牌,工牌上的照片都被劃得面目全非。林硯的母親突然抓住林硯的手,聲音發顫:“小心,這里有‘魂印’。” 她指著墻上,只見墻上隱約有一個個手印,手印是透明的,卻能看到里面纏繞著黑色的絲線 —— 這是 “黑飄寫” 留下的痕跡。
走到實驗室門口,他們聽到里面傳來 “砰砰” 的撞擊聲。林硯推開門,看到陳教授正被困在一個透明的玻璃罩里,玻璃罩外纏繞著黑色的霧氣,霧氣像觸手一樣,不斷撞擊著玻璃。陳教授看到他們,激動地拍了拍玻璃:“快用‘魂晶’!這霧氣怕‘魂晶’的能量!”
巖龍立刻拿出一塊 “魂晶”,遞到玻璃罩前。“魂晶” 接觸到玻璃的瞬間,發出了刺眼的紅光,黑色霧氣像是被燒到一樣,“滋滋” 地響著,慢慢退了下去。玻璃罩的門自動打開,陳教授跌跌撞撞地走出來,大口喘著氣:“昨天凌晨,實驗室里的‘魂晶’突然發出警報,我過來查看時,一團黑色霧氣闖了進來,它破壞了秘境能量監測儀,還把其他研究人員都困在了地下室。”
眾人跟著陳教授來到地下室,用 “魂晶” 驅散了里面的黑色霧氣,救出了被困的研究人員。據研究人員說,黑色霧氣闖進來時,曾留下一段佤族古語,翻譯過來是 “守脈人失職,秘境必亡”。
“‘守脈人’是什么?” 林硯疑惑地問。陳教授從抽屜里拿出一份泛黃的檔案,檔案是 1958 年地質隊的記錄,里面夾著一張老照片 —— 照片上有五個穿著軍裝的人,其中一個是巖龍的爺爺,另一個是林硯的母親,還有一個陌生的佤族女子,女子的脖子上戴著一串黑色的珠子,珠子上刻著 “守脈” 二字。
“根據檔案記載,‘守脈人’是佤族巴饒克支系的特殊身份,世代守護秘境與怒江的能量脈絡,每一代‘守脈人’都會佩戴一串‘守脈珠’,珠子里藏著調節能量的咒語。” 陳教授指著照片里的佤族女子,“她叫葉梅,是當年的‘守脈人’,也是巖龍爺爺的妹妹。1958 年那次勘探,葉梅突然失蹤,巖龍爺爺為了找她,才和你母親一起進了飄寫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