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五十八篇 東湖-《大美寶雞》


    第(1/3)頁

    東湖教師郭宏斌穿過寫有

    “古飲鳳池”的門洞走進了外湖,在外湖首先映入眼簾的是

    “東湖攬勝”的牌坊,華麗的牌坊經受住了歲月的洗禮依舊煥發(fā)出了奪目的光彩,繼續(xù)朝前走他看到了不系舟的閣樓,古舊的閣樓塵封了破碎的記憶將當代的祥和鐫刻進了骨架里,在不系舟閣樓的前面是洗硯亭,厚重的筆墨書寫著情感的點滴讓悲歡離合形成了一段凄美的序曲,看完洗硯亭他停下腳步與一位老者攀談了起來,他說東湖這幾年的變化真大啊,十幾年前東湖里的水很小,而且很臭,除了幾棵柳樹很美之外,其他的景色都很一般,而現(xiàn)在的東湖有了很大的變化,樓宇亭榭樣樣都有,很多游客都夸贊東湖又是寶雞一處美麗的風景線。

    攀談過后他走到了喜雨亭,在喜雨亭的石碑上篆刻著蘇軾的喜雨亭記,宋嘉佑七年春,關中地區(qū)又逢大旱,作為府判官的蘇東坡,當時的習慣必須代替太守四處求雨,

    “上以無負圣天子之意,下以無失愚夫小民之望”,奔走于山川之間,頗為辛苦。

    他眼看著

    “五日不雨則無麥,平日無雨則無禾”的可怕景象就在眼前,不由日夜焦慮,正在這時,冬天忽然降下甘霖,而且是一雨三日,一下子消滅了旱象。

    有了這場喜雨,人們喜形于色,同時,蘇東坡的亭子也正好建成,就以喜雨作為亭名,而且還寫下了著名的散文《喜雨亭記》。

    之后他走過小徑來到了凌虛臺,凌虛臺為北宋時鳳翔太守陳希亮所修,他出任鳳翔后,每逢在府內閑庭信步,明知廓外有太白山、雞峰山等景,可總是看不到,于是他在府內修一座高臺,取名凌虛臺,后人將凌虛臺遷入東湖,蘇軾當年在凌虛臺寫下了《凌虛臺記》和《凌虛臺詩》,走了一段路程他看見了蘇公祠,現(xiàn)存的蘇公祠是以清人熙年所建之規(guī)模恢復修建,建有正殿、同笑山房、鳴琴精舍等附屬建筑,正殿內有漢白玉蘇公像,前院影壁上鐫刻著蘇東坡二千余字的名篇《思治論》,且有臺灣故宮藏畫展,實為游人賞玩瞻仰的好地方。

    他走著走著想起了東湖名字的由來,相傳周文王元年,瑞鳳飛鳴過雍,在此飲水而得名,蘇軾有詩云:“聞音周道興,翠鳳棲孤嵐,飛鳴飲此水,照影弄毿毿。”宋仁宗嘉佑六年,著名文學家蘇軾任鳳翔府簽書判官,嘉佑七年,于政務之暇,倡導官民疏浚擴池,引城西北鳳凰泉水注入,種蓮植柳,建亭修橋,筑樓成閣,作游之所,因飲鳳池距府城東門只有二三十步遠,遂改名東湖。

    之后他走到了聚賢廳,聚賢廳是鳳翔東湖園林管理處的辦公地和進行蘇軾研究的會議室,因蘇東坡被鳳翔人稱為

    “蘇賢良”,因而名之,同時又念

    “賢者以聚”的意思。游玩了東湖的所有美景教師郭宏斌依舊留戀不舍,東湖的美是鳳翔人的美更是寶雞人的美,它的秀麗不是那種奇艷的美而是一種婉約之后的沉靜美,坐在石頭上他想起了自己在東湖的內湖游玩時的情景。

    教師郭宏斌走過寫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