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洛輕塵便撐著傘,負手于春雨中漫步,一路踩著青石長階,往隱沒在煙雨春色中的文院諸多樓閣行去。 昨夜第六山突發(fā)開山令,地六山主將收第二位守山人,整個臨安府都震動了。 而他洛輕塵自是知曉。 洛輕塵很清楚,自從與李幼安一戰(zhàn),一招潰敗,道心蒙塵,他便失去了登圣山對話圣師的資格與勇氣。 但是,中土修行者,皆以入圣山而自傲,他洛輕塵也難以免俗,第六山主開山招守山人,他亦是有幾分心動。 這同樣是他的機會,若能得入圣山,他如今越發(fā)被輕薄的身份與地位,或?qū)⑷缈菽痉甏骸? 登階八百,順山路而行,春雨在泥濘地面濺起細密層疊的水花,行至一處白墻黑瓦飛檐的江南建筑前,洛輕塵收傘推門而入。 屋內(nèi)大堂,人頭攢動,互相討論交談的氣氛熱烈。 倒是與屋外料峭春雨帶來的春寒,形成獨特反差。 碳爐燒著熱水,有書童候著,待得水沸,便會給文院樓閣內(nèi)的修行者們泡茶添水。 主案上,兩位儒衫老人端坐,品著熱茶,正對著一幅畫卷,談笑風(fēng)生,贊嘆不已。 洛輕塵入內(nèi),見得堂上二位老人,不由一怔。 他不曾想,今日講堂內(nèi),竟然來二位夫子。 二夫子與三夫子齊聚,實屬少見。 沒有多言,于屋內(nèi)緩緩而行,打算找尋空位而坐。 周圍文院先生們的熱烈交流,傳入他的耳畔。 “此畫為水墨竹石圖,以水墨畫竹,淺墨焦墨交替成像,細竿顯竹體,盡顯竹之君子的傲挺品質(zhì),當真奇哉!” “三夫子持畫而來,讓我等賞畫,欲讓我等習(xí)水墨畫竹之法,我觀畫驚為天人,從未曾見過水墨畫竹,此畫當開一流派。” “不僅僅是畫,畫上詩詞‘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與竹之品質(zhì)相得益彰,當真不凡啊!” …… 文院先生們贊嘆交流,他們顯然都已經(jīng)觀過畫了。 “借過。” 洛輕塵對著身前的先生們道。 幾位先生趕忙讓出位置,讓洛輕塵通過,順便作揖一禮。 洛輕塵回一禮,聆聽眾人商談畫作,心頭也不禁升起一抹好奇。 而洛輕塵通過后,文院先生們又繼續(xù)交談: “雖然畫中蘊含的意蘊頗弱,更像畫師隨筆,可竹葉中所藏劍意,卻無比融洽,這畫、詩、字、意四者交融,堪稱一絕!” “真是好奇,此絕畫到底為誰所畫?難不成是三夫子親筆?” “三夫子畫竹以工筆著稱,寫意畫竹不符合三夫子習(xí)慣,且君不見,那畫上亦有落款,畫者名曰安樂……” “其畫得入三夫子之手,定然是一位與三夫子相交甚密的前輩。” “就不知這安樂先生是哪位畫竹大家?” …… 屋外春雨如珠落玉盤,蓋不得屋內(nèi)熱切的討論聲。 洛輕塵徐行步履卻忽然僵住。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