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隱約間,安樂感覺那座高山之上,有人眺望人間,眸光似越過層巒疊嶂,落在他的身上。 青山欲共高人語,聯翩萬馬來無數。 煙雨卻低回,望來終不來。 安樂心頭忽而生感,別在腰間的破竹劍輕輕顫,似有無形劍意欲要自竹劍中彌漫沖霄。 車廂內,花夫人抿嘴一笑,眸光熠熠。 素手微抬,破竹劍的躁動劍意便重歸平靜。 …… …… 縹緲危亭,笑談獨在千峰上。 第六山。 半山煙雨,一處閑亭。 一席青衣的中年男子,靜立原地,春風攜帶春雨粒珠自亭外拂來,撩動衣袂如刃,切割開煙雨。 身側立有松木劍匣,一手輕搭于匣上,宛如雕塑。 山下。 靈氣交織縱橫,氣血彌漫如煙,心神攏散如霧,諸多修行者于山麓之下匯聚,已然開始了各種各樣的爭鋒,為了能夠進入第六山成守山人。 盡管此時此刻,第六山尚未開山,但修行者之間自發形成了默契,無形的爭端下,有人遺憾離場,有人意氣風發登高處,靜待第六山開山。 男子的元神一掃,便收了回來,這些人中,無他要見之人。 他的眸光,眼瞼微抬。 感受著那自遠方傳來的劍意,他藏劍三千,對劍意自然敏感,趙黃庭所言的那位少年畫師已至。 如雕塑般的臉上,嘴角不由上挑,顯得僵硬卻又真心。 男子一拍劍匣,匣開一寸,吐兩口劍光。 劍光繞男子而徐行,隨后,男子屈指輕叩。 劍光如虹而出。 男子抬起手,合掌,兩柄劍光頓時交織,隨后,男子如拉簾一般雙手一扯。 霎時。 以第六山為中心,似有一道貫穿天地的劍氣斬過,天上皚皚暮云、人間春風、漫天春雨,像是簾布般緩緩往兩側掀開! “既來,此山為你開。” “開山!” 話語落下。 撕開后的暮云、春風、春雨,清出一片光明,驕陽光輝自九重天上灑下。 灑落人間,似鋪就出一條金色璀璨的陽光大道。 邀請著山道上徐行的車輦,直入這條金色的陽光大道,直通第六山。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