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圣儒之道,簡直如個笑話一般。” 三夫子屈指一彈,湖水頓時泛起漣漪,蕩起小舟幽幽蕩起。 “所以,我說文院需要變革,朝廷亦是需要變革。” 安樂離開了西湖,往靜街方向而去。 越過熟悉的石碑牌坊,敲響了林府的門戶,開門的仍舊是留香姑娘,望著門外清風颯爽的少年,留香的眼睛如映照天上星辰般璀璨。 “安公子” 留香激動無比,心頭愈發欽慕,眼前少年郎昨日所行之舉,簡直如文曲星下凡塵,著實不可思議。 這一次莫要林追風到處嚷嚷,大家便都得知安樂的事跡。 林府與秦相府間的恩怨,在臨安中無人不知。 故而,安樂于秦相府前作詩三千,狠狠的抽打了秦相的臉面,對于林府每個人而言,都是十分解氣之事。 “留香姑娘,早啊。” 安樂溫和一笑,遂踏入府內,一路前行,林府中人見到安樂,皆是行禮且打招呼,氣氛熱烈,帶著崇敬與欽佩。 安樂一一笑著回應。 遠處,襲香徐徐走來,望向安樂,笑的溫柔且燦爛:“安公子,花夫人在天波水榭等你。” 安樂并不意外,昨日他打了秦相臉面后,便徑直離去,去往西湖上聽曲突破凝聚元神去了,未曾跟花夫人說明,此刻自是要來解釋下。 故而便跟著襲香朝天波水榭走去。 微風徐徐,水榭大池中,游魚錦鯉花團錦簇的翻涌,宛若一朵朵盛放的禮花。 正廳中,花夫人端坐榻上讀書,見得安樂過來,便合上了書冊,唇角綻開一抹笑意,點了點頭:“來了。” 安樂朝著花夫人抱拳作揖。 花夫人看了安樂一眼,隱約間似乎有一抹無形的劍意席卷于廳內,那是心劍劍意。 一抹異色與震動很快在花夫人眼中浮現:“元神成型了” 煉神第四境元神 若是她記得不錯,春闈前不久,安樂才剛剛煉神脫俗 怎么如今,便已然凝聚出元神是昨日于秦相府前,念頭通達,熬煉了心神,便一舉踏足煉神第四境,凝聚出元神 盡管有青山遮蔽修為,但花夫人因為心劍與安樂所修的劍瀑圖有關,故而能感應到些許。 “對,昨日剛凝聚元神,如今心神尚且不穩,不過問題不大,再觀想熬煉個一兩夜,就能穩固住了。” 安樂笑道。 花夫人是真的震撼,這修行速度哪怕是她也比不得的樣子。 畢竟,她雖稱為煉神奇才,可入四境凝聚元神,也不可能像安樂這么快。 “不錯。” 花夫人壓下心頭的震驚,面容上盡量維持著淡定與從容。 強行穩住在安樂面前維持了很久的高人形象。 給安樂倒了杯茶,花夫人看向了安樂:“昨日之后,你在臨安算是徹底的名傳開來,但也等于算你徹底得罪了秦相。” “別無他法,污蔑舞弊這等事,我若不以雷霆手段自證清白,等待我的便是萬劫不復,畢竟,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 安樂飲了口西湖龍井,笑著說道,神態輕松。 元神凝聚,讓安樂自信愈發的高漲。 “也對,科舉舞弊這等事,的確不好處理,我當時也未曾想到更好的辦法。”花夫人點了點頭,并不隱瞞她當初的糾結。 “至于徹底得罪秦相也不差這些了,先不說春闈的那道北伐考題,我本就以秦相的主張相悖,終究要站在對立面,就單單其子秦千秋,就與我多有隔閡,甚至不惜置我于死地,我與秦相府,本就無和談可言。” 安樂飲著茶,淡然說道,他對局勢的認知很清晰。 忽然,安樂抬起頭看向了花夫人:“花夫人,我曾說過,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如今,春闈結束,我對自身成績頗為自信,過幾日放榜,我應當能穩入甲榜進士前列,得到殿前會試的資格。” “以前的我,沒有資格詢問花夫人關乎殿前會試那柄定風波之事,可如今,我凝聚元神,自覺有機會可于殿試中爭一爭。” “不知花夫人可愿給安樂這個機會” 安樂的話語落下,整個天波水榭瞬間陷入安靜中。 只剩下碳爐燒水滾沸的聲響。 一旁靜立的襲香眼眸俱是一凝,大氣不敢出。 花夫人托著茶盞,保持著飲茶的動作,許久,長長的睫毛輕顫,視線掃來,落在安樂身上,看著這位意氣風發,目光熠熠的少年。 “你想幫助林家取這一柄定風波” 花夫人問道。 她猜到安樂為何如此詢問,因為安樂擔心花夫人另外有所部屬,他若是去爭定風波,會打斷這部屬。 安樂頷首。 卻見花夫人放下茶盞,搖了搖頭輕笑起來:“你其實沒必要給自己太大壓力,也沒必要去趟這漩渦。” “若只為報恩,那還是算了,我不過給了你修行法門罷了,真正在修行路上大放光彩的還是你自己。” “另外,如今的你雖凝聚元神,初步踏足煉神四境,但在殿前會試上,想要爭那定風波,希望卻是不大。” “今年的殿前會試,天才諸多,都欲要爭一波狀元,得一個對話圣師的機會,故而,你想爭定風波,需要面對的對手俱是強大無比。” “小圣榜前六,都是以你如今實力,基本難勝的對手強敵,例如小圣榜第六文曲榜第三的司馬家天驕司馬普度,鍛體雖只有四境,但卻是煉神五境巔峰,距離破入六境只差咫尺。” “還有小圣榜第五,王家的麒麟兒,煉神四境與但鍛體乃是五境先天巔峰,天賦超絕,也憋一口氣欲爭一爭狀元。” “至于聞溪就不用我介紹了,再往上便是秦離士那與婢女所生的兒子秦華安,鍛體與煉神俱是五境巔峰” “第一的九皇子與第二的二皇子,因身份特殊不參加春闈,不影響狀元之爭,可是哪怕缺少他們,以你如今鍛體三境,煉神初入四境的修為,并無太大希望。” 花夫人輕聲說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