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你的鍛體之法,需要山河鼎,你可以進入其中碰個運氣?!? 安樂聞言,眼睛陡然亮了起來。 有這位帝皇開口,安樂心頭頓時激蕩不已,取山河鼎么? 一尊山河鼎在驪山陵墓中,一尊山河鼎在仙人之手。 兩尊山河鼎以安樂如今的實力,都基本上只能想一想,莫要寄希望能夠到手。 但是,有帝皇石俑開口,安樂覺得……穩了。 前輩入驪山陵墓,那不跟回家一樣嗎? “當然,在此之前,孤希望你可以調整一下狀態,再沖擊一下第二十一階?!? “從二十一階開始,斬仙劍意金丹的量就會更多了?!? “畢竟萬年歲月過去了,歲月能改變太多的東西,陵墓之內,興許發生了連孤都不可知的變化……還是要好好做準備?!? 帝皇石俑叮囑道。 安樂聞言,鄭重的點頭。 遂,帝皇石俑便重新沉寂下去,安靜了下來,任由安樂如何呼喚都不再動蕩意志。 安樂從石階上起身,拂去白衣上沾染的落葉,他未曾繼續登梯,準備好好調整下狀態,再來登第二十一梯,畢竟帝皇石俑讓他好好準備,說明第二十一梯的仙異,絕對不好對付。 朝著石俑拱手作揖后,扭頭看了眼,迷霧纏繞的第二十一階山道,心神一動,退出了竹劍青山的內部空間。 …… …… 驪山始皇陵墓開啟的消息,如風暴一般席卷整個天下。 幾乎所有十境強者俱是釋放出了深邃的氣息,眸光投落在了北地。 這座陵墓埋葬的乃是萬古絕代皇帝,結束了百家爭鳴的時代,結束了十一境強者橫行所締造出來的亂世,功績足以震動整個人間。 如此帝皇的陵墓,內部蘊含的秘密自然惹得無數強者為之窺探與期待。 天穹之上,云流撕裂,一尊尊隱世的十境強者紛紛走出閉關之地,朝著驪山而去。 青城山,真武觀,觀主騎鶴下山北上。 云錦山,天師府,端坐在一汪蓮池前的老天師,亦是選擇出了道觀,座下生蓮,橫跨滄浪江,徑直北往。 西梁,森森白骨堆疊的骨觀之上,西梁皇帝顧白鯨亦是走出。 在顧白鯨出了西梁后,地獄府的府君亦是同一時間離開西梁,二者一前一后跨過了滄浪江。 滄浪江中的大惡,的確很強大,但是對九境強者或許還有所影響,可是十境強者基本上都可無視了這份大惡。 滄浪江畔,軍隊駐扎,密密麻麻。 葉龍升、種師極等大趙皇朝的頂級武將,眉頭微蹙,他們彼此對視一眼,心頭很清楚,這陵墓開啟意味著什么。 九境破十境的契機,便在陵墓之中呈現! 作為鎮守大軍的主帥,他們若是能夠在陵墓中突破十境,那對于戰爭的局勢走向影響非常大。 所以,葉龍升、種師極、狄藏等強者不約而同都跨江北上,興許是知道他們要去做什么。 元蒙帝國一方的強者竟是未曾選擇攔阻,主要也是未必能夠攔的住,伯言自然便放任他們過去。 驪山陵墓,是機緣卻也同樣是危機。 一旦葉龍升、種師極等人在陵墓中遭受到大危機,那滄浪江戰場局面的平衡,將被徹底的打破。 伯言很清楚,待得陛下從驪山陵墓中走出,便是一統天下的時候,到時候葉龍升這些人都將是阻力。 陛下的確很強,可陛下一旦選擇一統天下,天下十境都不會袖手旁觀。 劍池宮的老劍圣,天師府的老天師,真武觀的觀主,爛柯寺的時光佛,感業寺、蓮華寺、摘星教還有地獄府等等頂尖的江湖勢力中的老不死十境,都會出手,甚至聯手。 中土勢力爭歸爭,但是元蒙一旦要一統天下,占天下氣運,這些強者肯定不會同意。 這也是元蒙皇帝為何在大趙南遷五百載后,不選擇攻伐諸國的原因,那些老不死的聯手,元蒙皇帝終究做不到一人敵盡天下十境。 元蒙皇帝在等待破十一境,唯有破十一境,才能強勢且穩妥的鎮壓一切! 各方強者俱數過江趕赴往北地,滄浪江戰場也難得的陷入了一片默契的靜謐中。 …… …… 晨光沖碎了云流,照耀著整座第七山,讓第七山熠熠生輝。 第七山周圍,山影迢迢,此間寒山數十,風景極好。 山頂絕壁,身影林立。 蘇瞻仙、文呂尚、李玄機等五位山主,紛紛佇立在山巔的平地上,晨風吹拂著他們的衣袂,盡管他們是元神分身降臨,可所散發出的氣機,卻俱是強大無比。 山間密林綽綽。 安樂一席白衣,晶瑩的皮膚之下,卻是有著涌動的氣血在翻滾與咆哮,融合山河鼎后的安樂,體魄的一舉一動俱是蘊含了獨特的韻味。 安樂腰間佩竹劍青山,顯得瀟灑風流。 身邊,道奴李青川平靜的跟隨。 今日,是約定好進行移山的時候。 幾位山主打算前往始皇陵墓,但在前往之前,卻是要幫助安樂將移山之舉完成,讓安樂脫離臨安府這個桎梏,脫離底下那如云般大趙強者的盯梢。 “小師弟,準備好了嗎?” 第二山主蘇瞻仙,笑呵呵的說道,他一直都是如此的溫和的模樣,看上去不驕不躁,如一抹春風。 其他幾位山主相繼看向安樂。 圣山移山,每一位山主都只有一次機會,所以圣山位置的選擇很關鍵。 他們幾位山主其實都無所謂的,都是憑喜好去移山, 可安樂不一樣,如今的安樂成為了扛鼎者,更是接受了李幼安的虎符,加入到了天下紛爭之中,他的身份很敏感。 身份敏感便意味著危機重重,趙家天子、西梁皇帝和太子、大理國的國主等等紛爭天下的存在,都會希望安樂死。 所以,移山的位置,就很重要了。 安樂點了點頭,佇立在晨風之間,他行走到絕壁之前,扭頭望向遠處,隱約間可以看到云霧繚繞中的臨安城。 安樂知道,這一次離開臨安城,下一次再臨,便將是兵臨城下。 “小師弟,可想好移山去何處?” 第六山主酷酷問道。 他很好奇安樂到底會將第七山挪移至何方。 安樂逐漸收回觀望臨安城的目光,唇角掛起了一抹淡淡的笑意,心頭浮現出另一座城的模樣。 那也是一座古城,城中人人佩劍,劍氣縱橫。 “第七山,移至蜀中。” “錦官城外山岳連綿,自當有第七山一席之地。” 安樂道。 幾位山主聞言,意外卻又不意外,似乎早就都猜想到安樂會移山的位置。 “蜀中錦官城,劍池宮所在之地么?” 第二山主蘇瞻仙笑了笑:“看來小師弟很信賴劍池宮。” 安樂眸光深邃,他回想起了劍池湖畔的那座劍鐘,劍鐘即劍冢。 劍,最為純粹,劍認可他,那他便認可劍池宮,此為雙向奔赴。 “麻煩師兄師姐們了?!? 安樂抱拳作揖。 山主們紛紛一笑。 下一刻,幾位山主躍然邁步,身形自第七山的山巔,登天而起。 一座座山岳虛影浮現,總共是五座,第一山因為燕同叔叛逃的緣故,自然不會出現幫助安樂移山。 五座圣山虛影,五位山主風華絕代,盤坐其上。 他們的意志勾連了山岳虛空,山岳內部,頓時有山河鼎的氣機被牽引而出,貫入云霄,惹得云流涌動,天色變換之間,每一座山河鼎映照出的山河畫面,交織碰撞在一起,仿佛化作了一幅中土地圖。 圣山之所以可以移山,便是因為每一座圣山內部都蘊含一座山河鼎的運勢,借此可化中土山河大地,便可挪移各地。 這是山河鼎的一種運用。 安樂佇立在第七山的山巔,仰頭觀望,脊柱竅穴中融合的山河鼎,則是微微顫動,亦是迸發出一道光束,沖入云霄,與其他的五尊山河鼎所呈現出的畫面,交織在一起。 安樂心頭震動,隱約間,他似乎明白了山河鼎的一些運用。 他融山河鼎入體,對于山河鼎的一些功能,尚未完全挖掘開發出來。 這移山之舉,倒是給他觸類旁通般的感悟。 不過,此刻自然不是研究的時候。 第二山主蘇瞻仙強大的心神交織半空,抬起手,在閃閃發光的以山河鼎的運勢交織成的中土山河畫面之上一點。 仿佛從萬丈高空之上,穿破云流,穿過風浪,點在了蜀中大地的崇山峻嶺之中。 “今日,第七山,移山。” 第二山主蘇瞻仙高聲道。 話語落下,安樂便感覺到第七山開始微微震動,仿佛整座山岳拔地而起,撞入了那山河鼎所化的中土山河畫面中。 第七山的山腳之下。 破空之聲不斷響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