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儒圣一笑,看向安樂的目光,帶著欣賞:“你于人間所做之事,老朽皆是知曉,有所感知,人間本源的變化,老朽感知更為清楚。” “你給人間帶來了不一樣的變化。” “藝高人膽大。” 儒圣贊嘆道。 說安樂藝高人膽大,并非嘲諷,而是真切的夸贊。 畢竟安樂獨戰趙仙游,戰勝對方后,還以一己之力封禁升仙地……這不是藝高人膽大是什么? 趙仙游可是真武帝尊的轉世身,那可是真武帝尊! 上蒼頂級勢力的掌控者,上蒼僅有的幾位極限強者之一! 安樂笑了笑,抱拳拱了拱手:“前輩謬贊了,只是人間本就修行枯竭,若是升仙地開辟,短時間內能讓人間修行恢復,可長時間看來,卻帶來無盡的后患。” “上蒼是一界,人間亦是一界,總不能讓人間淪為上蒼的后花園,那對于人間世人而言不公平,我等作為人間站在修行頂端之輩,自當理所應該的站出來。” 話語很簡單,意思也很簡單,可是真的能夠做到的修行者卻是寥寥無幾。 不是誰都有足夠的勇氣去做這樣一件事。 畢竟,所要面對的……乃是上蒼啊! 魁梧的儒圣聞言,面容上浮現出的滿意之色愈發的濃郁了。 書山之巔,微風徐徐,儒圣與安樂相談甚歡,二者談了許多,有關修行,有關學問,有關心靈等等…… 儒圣的底蘊很深厚,讓安樂很驚喜,對于修行,儒圣也有獨特的理解,且在心靈層面,儒圣的境界似乎極高,能夠給安樂醍醐灌頂般的解析。 要知道,如今的安樂在心靈層面的力量,已經達到了三階層次。 儒圣依舊能夠給出解析,說明儒圣在心靈層面……或許并不弱于安樂,乃至超越了安樂。 但是,這一點其實并不奇怪。 儒圣作為創造儒道的人間傳奇,與始皇嬴秦其實非是一個時代,他給天下留下了傳說,便消失在了人間,只留下了文曲碑。 可實際上,諸子百家時代的輝煌,乃是人間一場盛事。 締造出了許許多多的強者。 “文曲碑,乃是以吾之源符所化,吾的源符之中蘊含著極其龐大的浩然,吾以浩然締造文曲,便是為了讓天下讀書人能夠有一個目標。” “浩然,其實亦是心靈力量的一種。” “伱想要突破三階心靈力量……這并非是容易之事。” 儒圣眼眸深邃,卻是有些感慨。 “三階之后,便是圣階……老朽正是以心靈入圣階,但是,心靈圣階之后,老朽的肉身無法承載,便肉身破滅,無法再彌留于人間。” 儒圣感慨道。 “老朽在人間留下了文曲碑,且留下一縷心靈力量于學海書山,便是有朝一日,提醒后輩,若是要走心靈入圣階之路,打熬肉身必不可少。” “嬴秦締造修行法,發展鍛體與煉神,其實亦是有老朽的影響在其中。” “雖然雙管齊下的修行,會很艱難,會浪費很多時間,扼殺許多天才,可是……這其實是走上極限的一條路。” 儒圣眸光深邃,看著安樂說道。 安樂聞言,不由恍然,眸光熠熠,難怪始皇嬴秦會推廣全新的修行,不走單一的鍛體或者煉神,而是鍛體煉神雙管齊下。 原來背后是有儒圣的指點。 難怪安樂在見到儒圣身影的時候,會感覺到心靈悸動,對方在心靈層面,的確是踏足到了圣階。 不過,當安樂謙虛的詢問如何突破圣階心靈境界的時候,儒圣卻只是搖了搖頭。 “這條路需要你自己去發現,心靈與思想是每個人最寶貴的東西,也是最為獨特的東西,你需要自己去摸索出道路。” “若是能夠傳授與教導,天地間能夠踏足圣階心靈層次的強者,就不會少之又少。” 儒圣看著安樂,搖頭遺憾的說道。 安樂聞言,倒是沒有太過失落,或者說是早有預料。 否則他也沒必要集百家之長,來尋求突破心靈的契機了。 安樂與儒圣在書山之巔聊了許多,儒圣很隨和,雖然只是一縷心靈意志,但是,卻給安樂很多啟發。 許久之后,安樂站起身,抱拳作揖告辭。 儒圣魁梧的身影亦是起身,同樣儒衫輕揚抱拳,執讀書人之禮。 “興許,你我會有再見之時,希望那時候,你的心靈已然突破了三階,成為人間頂梁柱,撐起人間一片天。” 儒圣笑著說道。 “以你之才華與修為,未來定然會前往人間關。” “你我屆時再暢談。” 安樂漫入文曲碑中的心靈力量開始逐漸如清風般溢散。 “在下,萬分期待。” 話語落畢。 清風徐徐,書山之上,安樂的身形已然消散不見。 …… …… 竹海起波濤,此起彼伏的綠色浪潮迭起。 碑廬之前,狂風開始慢慢的停歇下來。 安樂的白衣飛揚,漫入文曲碑中的心靈力量漸漸的退出,連帶著取出的,還有濃厚的浩然。 這些浩然力量如長河滾滾,漫入安樂的泥丸宮,融入到了心靈長河中,讓剛剛融合了劍鐘劍意的心靈長河再度壯大,朝著突破三階緩步的前行著。 夫子王半山和朱火喜,飄然而來,落在了碑廬之外。 有些驚嘆的看著安樂,看著沐浴在浩然之下的安樂,心緒潮起。 許久,安樂緩緩睜開眼眸,深邃的眼睛中似乎蘊含著星空,強橫的心靈力量波動擴散,讓兩位夫子感覺一陣壓抑與沉重。 安樂朝著文曲碑作了一揖,隨后方是起身,看向了兩位夫子。 三人緩慢的走出了碑廬,漫步竹海,繼續閑聊。 “文曲碑乃是儒圣前輩所留在人間的一場機緣,或許專心讀書不涉及修行,未來會難有作為,但有文曲碑在,若是在讀書上能讀出名堂,引渡浩然,未來……不比專注修行的修行者弱多少。” “儒道浩然,是一條已經被開辟出來的道路,專注此道行走,未來錦繡。” 夕陽西下,竹海被映照的紅霞所覆蓋。 安樂腰挎墨池,與兩位夫子說道。 朱火喜陷入了沉思,王半山則是面帶喜色:“公子于文曲碑中得見圣人了?” 安樂點了點頭。 “儒圣前輩乃是心靈超越三階的強者,我與之對談,受益匪淺,此段話亦是儒圣前輩的意思。” “專注讀書,做好學問,教化天下,得獲浩然,乃讀書人之路。” 朱火喜和王半山聞言,頓時面色肅然。 二者抱拳,深深作揖。 “多謝公子傳道。” 二人很鄭重,代表的是天下讀書人對安樂的崇敬與感激。 安樂笑著擺了擺手,回禮告別。 一步邁出,便化作流光消失天地之間。 朱火喜與王半山收回了目光。 朱火喜目光深邃,唇角掛起了笑意:“老王,公子這番話,讓我明白我的路沒錯……讓我堅定了往這條路走下去的決心。” 王半山捋須而笑,回首看向了碑廬。 只見浩然如龍。 …… …… 去了劍池宮,去了感業寺,又走了一趟書院。 安樂心靈上得到了不小的收獲。 劍池宮的劍鐘,書院的文曲碑,都給他的心靈長河壯大不少,雖然距離沖擊圣階,還暫無眉目,但是至少在壯大,便是一個好消息。 心靈的強大,需要足夠強大的肉身來承載,這是儒圣的經驗之談。 掌握虛實劍氣的安樂,對此卻是十分的認可。 因為,當心靈強大到一定程度,是能夠影響到現實,肉身無法承載,自然會崩塌。 不過,安樂或許不需要擔心這一點,他肉身之強悍,世間少有,掌握有人道祖經,他鍛體之強,站在人間與上蒼之巔。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