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四零三 余波-《大明金主》


    第(2/3)頁

    吳承恩按照衙門的口徑刊發了鄭令剿倭寇記,借著《曲苑雜譚》散播到了大半個江南。南都這邊親徐反高的官員頗多,雖然覺得文章有些藝術加工,卻也不在意。反正人證物證俱全,略略自夸兩句乃是人之常情。他們更在意的是剁掉高拱在江南的爪牙。雖然天都說南京朝廷是養老之地。但是南京朝官之中卻未必都是安心養老之人。這些人還指望著有朝一日回到君王身邊指點江山呢!

    華亭鄉民抗官之事尚未了結,新的一波大浪已經形成。

    消息傳到北京的時候,幾乎成了定論:蘇松兵備蔡國熙為了討好高相。招來倭寇,火燒華亭,毀店鋪六間,書院一座,牽連民居數十,死傷頗多。幸華亭令知兵,夜襲倭寇所聚,大獲全勝,遂滅此患。

    這消息很快又分成了兩支。一支走江南籍的官員。流傳于朝堂;另一支從宦官入手,散播于內廷。很快就傳到了隆慶帝耳中。連夜招高拱入見,詢問真偽。

    就在高新鄭焦頭爛額之際。遠在千里之外的江南已經塵埃落定。

    鄭岳攬了這起奇功,只要日后官至三品,青史留名是少不了的。蔡國熙聽聞風聲之后,亟亟抽身,邪火卻已經燒到了袍裾,欲哭無淚。翁少山再次中風,閉門不出。

    ……

    徐元佐與徐元春兩人在天馬上散步,身后童仆數十人,從餐桌到馬桶無不預備,只要兩人走到愜意處,當即就能布置出一間雅舍。

    徐元春今非昔比,已經鐵板釘釘是朝廷的人了,對整個事態都十分關注。他原本沒有太大的抱負,又一直被徐階教育不要在官場上陷得太深,所以在政治上頗有些疏離。然而徐元佐的出現點燃了他作為年輕人的血氣,去北京見識了一圈之后,發現朝堂被高拱那小人把持,頗有“長安不見使人愁”的感慨。

    “敬璉擒賊先擒王固然不錯,為何不牽出背后那頭大老虎呢?”兩人走到空曠處,遠遠眺望,城鎮村落星羅棋布。徐元春方才屏退左右長隨,詢問徐元佐。

    徐元佐抿嘴:“高新鄭看似老虎,其實不遜于老狐,貿然動手,只會叫他逃脫。”

    徐元春默然不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