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十 鄰居-《大明金主》
第(1/3)頁
若是在兩年前,店長和商務專員都可以算是徐元佐的核心力量,手中權力也是頗大。如今組織益發擴大,層次拉伸,店長和專員已經成了具體的辦事人員。若不是還有幾個伙計供他們管,根本就不算是領導層。
不過唐行旗艦店終究是商旅集團的門面,這里的店長也是高配,手中權限頗大。有這兩位陪著夏本煜游覽唐行,才真正將唐行的富庶和先進展現在蘇州人眼前。他們完全不能想象,自己看到的這座新鎮,竟然是從無到有硬生生營造出來的。
“從買地、規劃、施工,到形成今天的局面,也是花了兩年多的時間。”商務專員繆志學介紹道:“咱們江南水網稠密,到處都是水道,如何填平水道,又開暗河溝渠以泄洪、供水,著實花了不少銀子。不過如今新唐行遇到黃梅天,暴雨數日而地無積水,可見效果還是極好的。”
“為何一定要將水道填平呢?”有人忍不住問道。
“方便布局。”繆志學道:“如今新唐行四橫四縱八條街道,宛如棋盤。東西為街,南北為道,各有名號、編碼。只需寫清楚門牌地址,運貨送信就能按圖索驥,豈不方便?”
眾人知道仁壽堂就是靠收商稅起家的,說白了就是收保護費。只不過打行是以力強取,仁壽堂借了朝廷的牌子罷了。有清楚的門牌地址,運貨送信還是小事,最方便的莫過于按圖索驥去收稅吧!
“這兩旁的樹木是派何用場?”有人又問道。
“好看,遮陰,吸塵,減噪。”繆志學順溜地報出了行道樹作用:“這些都是沿街商戶包了養著的,否則就得出錢請別人養。如今這些樹還不夠高大。等再過幾年,樹冠大了,烈日之下走在下面是何等清涼!”
眾人點了點頭,又看到整齊明亮的屋舍接連不絕,心中贊嘆:徐敬璉竟然有這般心力物力……是了,這些銀子自然不會是徐家一家出。肯定有其他松江勢家、商戶一起出資。不過這種完全沒有收益的事,竟然也有人肯跟著他干,真是了不得。
徐敬璉當然不會讓人做這種毫無收益的事。早在唐宋時候就有買地建房,然后賣了牟利的專門商人,所以說房地產也是十分古老的行業。只是因為人地矛盾不高,所以直至明朝的房地產行業都十分弱小,賺些養家糊口的辛苦錢沒有問題,要想發家致富還不如去販賣私鹽。
徐元佐并沒有在云間集團專門成立房地產集團,但是他買地蓋房、修路、種樹。本身就不全是為了給自己用的。修成之后賣給別家,賺取利潤,實乃天經地義之事。具體來說,所謂大家出錢,其實是徐元佐出面借錢買地,蓋好房子之后,加上自己的利潤,又賣給別人。然后還錢……借雞生蛋的把戲玩得極溜。
在加上唐行新鎮的地理位置經過徐元佐的反復勘探,上風上水不說。更緊鄰官道。鎮內雜亂的水網填平之后,主河道的水流量自然增大,可以過大船。而城內道路平坦,又與官道相接,自然可以推動徐元佐一直期望推動的馬車行業。
馬車的改進是十分順利的,關鍵在于老舊的江南城鎮到處是橋。這些橋可不是平的。都有高高的臺階,這讓馬車怎么推廣?使用環境受到了限制,就算是把馬車造出花來,也不過是大戶人家裝飾顏面的奢侈品,無法真正獲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