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一 國公爺-《大明金主》
第(1/3)頁
魏國公徐邦瑞其實還不是真正的魏國公。他爹徐鵬舉是隆慶四年二月初三薨的,他還得辦妥了襲爵手續才算是魏國公。依靠著徐達的威名,徐家襲個國公的爵位可謂鐵板釘釘,但是光有爵位可不夠,還得有個好署職啊!這也是他前來唐行找徐元佐的原因,并非真有閑情逸致到處游玩。
找徐元佐的原因也很簡單:要錢。
誰家的銀子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雖然有足夠的庫存,但是能省一分便是一分。
“他們都以為我家兩百年國公,家里一定是金山銀山了,可誰知道我們也是表面光鮮。多少用錢的地方啊,銀子就跟流水一般淌出去。”徐邦瑞叫苦連天:“別的不說,家父的身后事,前前后后就花進去三萬兩……你別不信,我連開銷賬冊都帶著呢!”
徐元佐笑道:“不用給我看,我又不是傻子。”
徐邦瑞比徐元佐大了十幾二十歲,本以為能夠鎮住場子,誰知道徐元佐卻絲毫沒有因為他的年紀和地位而有絲毫阿諛之色,完全一副分庭抗禮平起平坐的意思。
這倒不是徐元佐滿腔浩然正氣,而是大明的雙軌制決定了勛貴世家在五軍都督府到衛所系統權力極大,而對于地方士紳的影響就十分小了。或許地方官還需要找他們打打秋風,但是徐元佐無論如何是不用怕他們的。
徐元佐笑道:“我并非不想與國公家結個善緣,三五千兩銀子也不過爾爾。關鍵是這種事可一不可再,對您對我都不是什么好選擇。”
徐邦瑞面色一黯,道:“你這是在跟我談條件了。”
“建議,一個互利互惠的建議罷了。”徐元佐笑道:“你有權,我有錢,到時候開出一片財源來,世代吃用不盡,豈不比一錘子買賣要好?”
徐邦瑞扭動了一下頗為富貴的身子,道:“什么財源?”
“我一直有個想法。但是久久未能付諸實現,若是國公一并參與進來,則大事成矣!”徐元佐道:“江南士農工商四等人中,全都在做的買賣。國公可知道?”
“全都在做?莫非是買米?”徐邦瑞道。
“固然,買賣米糧的確是家家戶戶都需要的。”徐元佐道:“不過我說的這買賣,卻是借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