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俏皮的音樂和旋律響起。 小女孩問:“爸爸,太陽出來月亮回家了嗎?” 爸爸回答:“沒有。” 小女孩問:“星星出來太陽去哪里了?” 爸爸回答:“在天上。” ...... 一首《吉祥三寶》,讓全球的觀眾認識了這蒙古族的一家三口。 原唱并非一家三口,但在這個世界卻是。 人并非是沐塵找來的。 他們原本就是要登上今年春晚的蒙古族歌手。 不過,演唱的歌曲并非是這首歌而已。 原版唱的歌曲不怎么樣,但這一家三口的嗓音卻頗有特色,尤其是拿小女孩兒。 《吉祥三寶》是一首一家三口對答式的蒙族小曲,曲調(diào)雖然簡單,但別致的編曲和RAP式的蒙語開場,讓人耳目一新。稚嫩的童聲散發(fā)著草原新鮮牛奶的味道,讓聽眾的耳朵就好像給洗了個澡一樣舒服。 “這是我這些年聽過最可愛的一首歌!” “感覺蒙語更好聽一樣。” “沐塵會寫蒙語歌?” “這首歌是沐塵寫的么?” “樓上不看字幕的么?” “這首歌那種超越語言、文化和年齡的魅力,它讓每一個渴望被感動的人得到他們夢寐以求的喜悅。” “聽不懂樓上所說,卻感覺很厲害是樣子。” ...... 《吉祥三寶》之后,又一個讓人感覺陌生的歌手登上了舞臺。 “一時失志不免怨嘆,一時落魄不免膽寒。哪通失去希望,每日醉茫茫,無魂有體親像稻草人......” 那歌手一開口,觀眾瞬間就愣住了。 “閩南歌?” 觀眾驚訝,卻也被這首歌曲給吸引了。 就如之前被蒙語版的《吉祥三寶》給吸引一樣。 或者說更吸引人。 畢竟,閩南語比蒙古語更容易聽懂。 如今,留下最廣的無疑是國語歌,隨后則是粵語歌,不管是蒙語歌,還是閩南歌,無疑是都很小眾的。 沐塵竟然將之搬到大熒幕之上。 似乎,這些小眾歌曲,也是極其動聽的。 “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時起,有時落。好運,歹運。總嘛要照起工來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 一首《愛拼才會贏》不僅唱出了閩南人愛拼的心聲,也很好的反映了福省人拼搏進取熱衷打拼的性格特征。 歌詞意境多在鼓勵落魄或失意的人們,仍要抱定信心,努力奮斗。歌曲也是閩商“愛拼敢贏“的性格寫照。 面對迎面而來的每一個困難,必須發(fā)揚艱苦奮斗的精神,不低頭,努力拼搏。 這首歌無疑引起了無數(shù)人的共鳴。 相對于之前兩首歌的熱議,這首歌卻讓許多人陷入了沉思。 不過,沉思之后,網(wǎng)絡(luò)之上關(guān)于這首歌的議論卻更盛。 尤其是閩南地區(qū)的網(wǎng)友,更是爆發(fā)出了難以想象的熱情。 “這是我聽過最好的歌曲.” “這將是我最為喜歡的歌曲。” “愛拼才會贏!” “三份天注定,七分靠打拼!這話真真好。” ...... 歌曲三連唱,徹底將觀眾留在了電視機前。 而那些準備吐槽的網(wǎng)友,此時卻早已經(jīng)忘了,完全被節(jié)目給吸引了。 三首歌曲之后,福字自然再度刷了起來。 而搶福字的同時,有人卻忽然搶到了明星紅包,頓時莫名驚喜。 “除了福字,居然還有明星紅包!” “我搶到趙瑾六塊三的紅包。” “我厲害了,我搶到蔣琴十六塊的紅包。” “為毛我搶到的紅包只有兩毛二?是沐澤太摳門兒,還是我運氣不行啊!” “當然是你運氣太差啊!我搶到沐澤十八塊紅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