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群臣也是來了大部分,洛言算是踩著點抵達的。 看著洛言出現(xiàn),群臣也不驚訝,類似于洛言這種大人物回來,自然會有情報通知他們,除非洛言刻意隱瞞。 不然堂堂秦國的櫟陽侯回歸,他們這些當(dāng)朝權(quán)貴卻是絲毫不知,那還在秦國混什么? “櫟陽侯,此番一路辛苦了!” “確實,從魏國到韓國,再去北地,當(dāng)真是一路操勞不斷!” “傳言草原那群胡人因為狼王之死內(nèi)亂了……” …… 群臣也是向著洛言匯聚過去,相繼開口說道。 “各位客氣了,身為秦臣當(dāng)為秦國盡忠,哪有什么辛苦。” 洛言一臉謙遜的說道,本著低調(diào)的原則,和這些秦國高官權(quán)貴閑聊,討論著韓國和北地的事情。 “櫟陽侯謙虛了,不提北地之事,魏國和韓國的戰(zhàn)事就該給櫟陽侯記一大功!” “中大夫所言極是!” …… 隨著吹捧的無聊時間,昌平君也是姍姍來遲了,剛來便是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和招呼,昌平君也是掛著一抹淡淡的笑意,與眾人打招呼,隨后走到洛言身前,輕聲笑道:“櫟陽侯,一路辛苦了!” “昌平君客氣。” 洛言看著許久不見的昌平君,拱手作揖,客套的說道。 昌平君打了一聲招呼便是站到一側(cè),帶著昌文君等人等候朝會的開始。 要不要刺一刺他? 洛言看著昌平君,心中嘀咕了一聲,他確實覺得北地之事和昌平君有關(guān)系,因為昌平君有動機有能力,嫌疑自然最重。 不過想了想,便是熄滅了這個打算。 昌平君又不是普通小腳色,怎會被他兩句話刺出什么東西,若沒有足夠的心性,他又豈會容忍到現(xiàn)在,對方能在呂不韋的手下煎熬到現(xiàn)在,靠的可不單單是華陽太后等人的支持。 他個人若是沒有能力,嬴政又豈會重用他。 對方可是相當(dāng)能忍的。 所謂的忍字,心口上面一把雙刃刀,要么忍到自己嗝屁,要么反殺對手。 這一次北地之事若真是昌平君動的手腳,那就說明他已經(jīng)不再忍了,自己要是突然刺他一下,他繼續(xù)隱忍那反而不妙。 還是按照原定計劃,派人盯著吧。 洛言心中有了計較。 “入殿~” 伴隨著一聲悠揚的鐘聲,群臣也是陸續(xù)的站立成兩列,整理好衣物,如同小學(xué)生一般,在傳喚官的叫聲中緩步走入大殿之中。 群臣入殿站立。 片刻之后,嬴政帶著趙高和蓋聶入殿,漠然的高坐王位之上。 帝王之氣越來越濃了。 洛言也是不得不承認,氣場這玩意是真的存在的,曾經(jīng)的嬴政和現(xiàn)在絕對不一樣,那股威勢越來越濃了,尤其是在這大殿之中,被群臣拱衛(wèi)的情況下,那股壓迫感更甚。 難怪有人說,氣質(zhì)和氣場都是養(yǎng)出來的。 洛言心中感慨了一聲。 就在洛言腹誹的時候,王座上的嬴政開口了:“此番秦國攻占魏國近百里,城池數(shù)十,逼韓國納地效璽,櫟陽侯功不可沒,當(dāng)記頭功。” “臣愧不敢當(dāng),此戰(zhàn)全賴秦軍將士奮勇殺敵,臣只是動了動嘴皮子,如何當(dāng)?shù)闷痤^功。” 洛言上前一步,拱手作揖,沉聲的說道。 他倒是不愿做這個出頭鳥,頭功這玩意要不要無所謂,他又不缺功勞,沒必要爭搶一個虛頭。 “櫟陽侯謙讓了,有功必賞,有過必罰,此乃孤大秦立國之根本,此番功勞寡人自會記下,待來日一并封賞。” 嬴政看著洛言,輕聲的說道。 這一次他不打算封賞洛言,爵位到了洛言這個地步基本上已經(jīng)到頭了,在往上除非裂土封王,但這顯然不可能,至少目前的嬴政沒這個能力,大周還沒徹底滅亡呢。 盡管已經(jīng)名存實亡了,可名頭終究還存在。 除非嬴政真的一統(tǒng)天下。 洛言聞言也沒意義。 很快,話題便是轉(zhuǎn)移到了北地一戰(zhàn)上面,嬴政開始論功行賞,該提拔的提拔,該賞賜的賞賜,這是商鞅變法之后的規(guī)則,也是秦軍所向睥睨的根本。 想要馬兒跑得快,這資糧自然不能少。 權(quán)利永遠是最動人心的。 待得這些事情討論的差不多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