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百二十三章 學宮立,條件-《秦時羅網人》


    第(1/3)頁

    時間匆匆,半月時光轉瞬即逝。

    這一日,玄黃學宮也在秦王嬴政和文武百官的見證下正式揭開了帷幕,同時舉辦了開學典禮。

    五百名身穿整齊校服的小朋友排著整齊的隊列,有些緊張和局促的站在廣場之上,一旁觀禮的則是嬴政和秦國權貴,甚至有著不少諸子百家的名人,比如名家的掌門人,醫家掌門人,陰陽家的東君等等。

    “此子是認真的……”

    公孫龍拖著年邁的身軀,目光卻是炯炯有神的盯著高臺上的洛言,輕聲的感慨道。

    從說出那番話,到做到眼前這一步。

    洛言只花費了一年多。

    看著高臺上意氣風發的洛言,公孫龍也是不免有些搖頭,似洛言這般的年輕人,當真少見,可惜他已經老了,此生能否看到天下一統尚未可知,又怎敢期待天下大治的那一天。

    不過他有預感,眼前這個年輕人和秦國這位年輕的帝王會干出很多令人不敢置信的事情。

    一旁帶著面具的公孫玲瓏卻是瞇了瞇眼睛,盯著高臺上的洛言。

    她并不覺得洛言很厲害,她只覺得對方很裝。

    沒錯。

    公孫玲瓏的眼光還是不錯的,洛言確實在裝,學著現代的那些領導,裝模作樣的站在高臺之上,雙手按了按四周,示意眾人安靜一下,然后輕輕咳嗽一聲,運轉內息,借用墨家打造的擴音器,道:“諸子百家圣賢育人育己,吾輩讀書人不該忘記圣賢之志,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句話無論聽過多少遍,每一次都有一種令人振聾發聵的魔力,尤其是對這個時代的讀書人而言。

    凡是胸懷天下之人,心中必然會有感觸。

    當然,對于一些追逐的名利愛情的人而言,這句話的功效也許就大大折扣了。

    讀書人與讀書人也是不一樣的。

    比如此刻的洛言,當著這么多人的面,說出這番話,心中沒有任何振奮,反而極為淡定。

    熟能生巧。

    一句話說過太多遍,就沒什么感覺了!

    洛言張口便是繼續說道:“今日,玄黃學宮初立,你等便是第一批入學的學子,我希望你們可以謹記這條校訓,無論此刻你們是否明白這句話真正的意思,你們其中有不少是來自偏遠山區的孩子,也許你們不懂我今日說的是什么,但我希望你們記住。

    你們能在這里安心學習,是因為秦國強大,國家的富足強大才能讓你們安心學習,免于戰火……”

    巴拉巴拉說了一達通。

    洛言看了看全場,覺得差不多了,再說下去,就沒完沒了了,正式進入最后的階段。

    升國旗,宣讀校訓。

    這是洛言要求的,日后每天來一次。

    國徽自然是秦國的圖騰。

    嬴政對于這個一開始是有些不解的,后來才被洛言說服。

    這是給學子心中樹立一個形象,他們學習是為了什么,他們的國家是什么等等。

    伴隨著五百名不到十歲的兒童朗誦校訓,在五百雙黑亮的眸子注視下,黑紅色的國旗緩緩升起,黑色的圖鳥紋路隨風舞動。

    這一刻。

    全場肅穆,看著那些專注的孩子,哪怕是不理解的武將也是一瞬間明白了什么,心頭有些觸動,看著那飄蕩的國旗有一種為之赴死的沖動。

    國家的意義不就是如此!

    每個人心目中都需要有一個信仰,尤其是亂世之人……

    嬴政看著飄逸的旗幟,頭一次感覺這面旗幟如此的不一般,同時看著那些十歲不到的兒童,他有些明悟洛言所言的種子和未來為何物。

    這五百名學子便是秦國未來的種子,如此十年,大秦未來會如何?

    百年之后會如何?!

    “不愧是先生!”

    嬴政輕嘆道,眼中也是多了一抹敬佩之意。

    相比起嬴政此刻的心情愉悅,昌平君卻是眼神復雜的看著這一切,尤其是看見那些孩子靈動且認真的目光,一時間感覺心中很壓抑。

    嬴政能想到的,他豈能想不到。

    可秦國所做的這一切,他國根本不可能復制。

    秦國是秦國。

    其余六國,哪一國會特地創立學宮招收平民子弟,不提其中花銷,單單國內的權貴就不可能答應。

    秦國可以壓得住那些權貴,可他國呢?

    洛言這一手玩的很狠,而且根本沒法阻止,也無人可以阻止,從那代表秦國的旗幟飄揚而起的時候,一切都已經無可改變,沒見到四周那些文武百官的眼神,甚至就連那些士卒的眼神也變得狂熱。

    韓非看著眼前這一幕,低聲自語:“洛兄,這便是你的志向嗎?”

    李斯頂著一對黑眼圈,無比亢奮的看著這一切,因為眼前這一幕也有他的功績,他為此奮斗了無數個夜晚。

    當然,這個奮斗和洛言的奮斗絕對是兩碼事。

    “夫君……”

    焱妃美目注視著高臺上的洛言,一時間感覺心跳的很快,眼中再也容不下其他,心中唯有為洛言高興,同時也有驕傲。

    對比焱妃的喜悅,一旁的月神卻是眼神幽幽,沉默不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