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番愉快的交流,洛言和王翦一同走出了軍帳。 軍賬外,蓋聶大司命墨鴉等人在一旁候著,同時等候的人還有洛言的老熟人蒙恬以及王翦的孫子王離,這兩位未來的秦國將星,如今也算是初露鋒芒,加上上將軍王翦在一旁護(hù)持,基本無需擔(dān)心半路夭折,達(dá)到歷史上的成就,也只是時間問題。 不得不說,蒙恬和王離的命都極為不錯,本就是出生將門,三代都為秦國將領(lǐng),而他們這一代正好遇到了嬴政。 加上天下動蕩,六國羸弱,秦國如霸主一般君臨天下。 天時地利人和幾乎占盡了。 就仿佛為他們搭建了一個舞臺,令他們可盡情的施展。 這樣的舞臺,歷史上可不多見。 可惜,摧殘過后便是黯然收場,任誰也沒想到,強(qiáng)大無比的大秦竟然二世而亡,甚至不能用二世來形容。 嬴政死后,只撐了十年不到的時間,就無了。 歷史有時候就很滑稽,似乎寥寥幾筆就能記載了。 可真要詳細(xì)去敘說,又如何能將每個人的故事寫盡。 與我無關(guān),我只書寫我的歷史,讓以后人背誦就行了,為此,我當(dāng)多多努力,盡量多留下幾筆……洛言心中輕笑,他倒是不在意后世之人如何評價他,人活一輩子,有時候只需要活在當(dāng)下。 “末將見過櫟陽侯,上將軍!” 蒙恬和王離看到走出的兩人,面色肅然的抱拳行禮,目光銳利,年輕初露鋒芒,便是如此。 就像兩柄出竅的鋒利長劍,已然到了綻放光彩的時候。 洛言看著兩人,目光微閃,隨后看向了身側(cè)的上將軍王翦,笑道:“不如就由他們二人接手吧,上將軍坐鎮(zhèn)中軍即可,我也很想看看他們二人與李牧交手的景象,也算是一種磨練。” 比起樊於期,洛言更愿意將二十萬秦軍交給蒙恬和王離手中。 不提二人歷史上的戰(zhàn)績,單單二人與自己親近,加上蒙驁和王翦的關(guān)系,就值得洛言如此做。 人脈關(guān)系本就是利益糾葛。 洛言這般說,無疑也是拉兩人一把,同時也將蒙家和王家拉上自己的戰(zhàn)車。 “??” 蒙恬和王離聞言皆是一愣,不解的看著洛言,同時心中也是微微有些興奮。 李牧水平如何,兩人皆有所耳聞,若能與這樣的名將交手,對自己也是一種磨練,其次,此戰(zhàn)也涉及到秦趙兩國之爭,將領(lǐng)哪有不喜歡打仗的。 至于畏懼。 兩人都是名將種子,畏懼這兩個字壓根不會出現(xiàn)在兩人的字典中。 上將軍王翦則是微微皺眉,深深的看了一眼洛言,似乎看出了洛言這句話背后拉攏的意思,其實比起蒙恬和王離去,他更想親自和李牧交手一二,可中軍需要他坐鎮(zhèn),守住這咽喉要道,脫不開身。 “將軍無需擔(dān)心,此戰(zhàn)不求勝,只求不敗,守住已得趙國國土便是大勝。“ 洛言繼續(xù)說道。 他也沒指望蒙恬和王離能干翻李牧,這根本不現(xiàn)實,讓二人去碰一碰李牧,只是給兩人刷一下經(jīng)驗,為未來做準(zhǔn)備。 至于兩人能否抗住壓力,洛言覺得沒問題。 兩人皆不是紙上談兵之輩,這幾年經(jīng)歷的大大小小戰(zhàn)役也不少了。 只是缺乏獨自領(lǐng)兵的驚艷。 此番正好試試水。 只求不敗? 蒙恬和王離聞言皆是眉頭微簇,有些驚訝的看著洛言,隨后又看向了王翦,此番秦國不一口氣滅了趙國嗎? “便依櫟陽侯之言。” 王翦沉默了少許,終究是點了點頭,緩緩的說道。 成了! 洛言嘴角微微一翹。 王翦看向了蒙恬和王離,沉聲的說道:“你二人隨我進(jìn)賬。” 說完,轉(zhuǎn)身向著軍帳走去,兩人前去接替樊於期,隨后還需要與李牧交手一二,哪怕不是死戰(zhàn),王翦也需要安排一下,至少要讓兩人保持不敗,甚至哪怕敗了,也有回旋的余地。 洛言倒是沒有跟著進(jìn)去,對于軍事,他是一竅不通,更別提領(lǐng)兵你了。 比起調(diào)兵遣將,他更喜歡用人。 什么事都需要他親自親為,當(dāng)他這個櫟陽侯是干苦力的? 洛言看向了蓋聶,笑容收斂,同時從懷中取出一封信和虎符遞了過去,低聲道:“蓋聶,你回去一趟,帶著我的口令與虎符,罷免樊於期的統(tǒng)帥之權(quán),命令所有的將士退守宜安,違令者斬!” 話音落下,蓋聶有些意外,看著洛言遞過來的虎符,點了點頭,沒有詢問為什么。 這一代鬼谷傳人有個優(yōu)點,話不是很多,很好用。 蓋聶和衛(wèi)莊這兩人也很有意思,彼此活成對方的樣子。 蓋聶最終成了衛(wèi)莊年輕時候的模樣,而衛(wèi)莊則是活成了蓋聶年輕時候的模樣,就像兩條線交叉,在某個交匯之處相融,隨后彼此之間越走越遠(yuǎn)。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