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敢問路在何方-《秦時羅網人》
第(2/3)頁
所以,荀子對于這些東西看得很澹,年紀大了,許多東西也就看透了。
……
從荀子這邊出來,洛言臉上也是輕松了不少,他沒想到此行竟然這般順利,只要荀子不插手此事,那事情就好辦了。
李斯正面帶人強上,待得儒家支撐不下去的時候,洛言站出來說和,給儒家一條生路,這事情基本上就成了。
走出竹林的時候,便是看到了站在半山腰等候自己的伏念。
“伏念先生久等了。”
洛言走了過去,拱手輕笑道。
伏念回禮,理所當然的說道:“遠來是客,理應如此。”
“遠來是客?若是惡客,伏念先生打算如何?”
洛言腳步一頓,目光平靜的看著伏念,凝聲詢問道。
惡客?!
伏念一愣,看著洛言沒有說笑的意思,眉頭緊鎖,沉聲詢問道:“不知櫟陽王此言何意?”
“李斯此行是來覆滅儒家的,儒家若是不想步墨家的后塵,該早做打算。”
洛言輕嘆了一聲,悲天憫人的說道。
伏念神色瞬間凝重了起來,不解的詢問:“李斯為何要覆滅儒家?這是始皇帝陛下的意思嗎?”
“天下一統,諸子百家也需要整合,順者昌,逆者亡,這便是帝國的態度,此事已經定下,無人可以更改,伏念先生若是一味的抵抗,只會將整個儒家陷進去,令整個小圣賢莊生靈涂炭,我不想看到這一幕,所以,我希望伏念先生可以選第二條路,讓儒家融入玄黃學宮。
如此一來,可保儒家傳承不斷,也可解決眼下之禍。”
洛言不急不緩的說道。
此行也算是先禮后兵,該說的都說清楚,給伏念等人考慮的時間,對于儒家,能不動強最好不要動,不然影響太大。
“儒家并無叛逆之舉,帝國依舊要如此嗎?”
伏念沉聲的詢問道。
“帝國考慮的是未來的儒家,而不是眼前的儒家,如今的儒家在伏念先生帶領下,自然不會有叛逆之舉,可未來呢?儒家對天下讀書人的影響力,這一點想必也無需我過多贅述,誰也不能保證儒家會一直如此。
就像當年孔圣人等人創立儒家,焉能想到儒家會發展成現在這般。
儒家創立之處的思想,現在的儒家還剩多少?
一切都在與時俱進。
同理,百年之后,儒家也不會與如今的儒家一樣,帝國需要考慮這些,這也是對諸子百家動手的最終原因。
帝國所謀不在眼下,而在未來。”
洛言一臉認真的說道,這也是他提議嬴政如此做的緣由,若非考慮到儒家未來的樣子,他豈會這般多事,有這時間,摟著焰靈姬喝茶不香嗎?
為了后世之人少走點彎路,他真的操碎了心。
終究是穿越一場,該考慮的事情還是需要考慮的,他的一言一行都對未來產生巨大的影響,所幸將能做的事情都做了。
伏念沉默了,洛言如此說,他能如何反駁。
帝國要對付的是未來的儒家,與現在的儒家沒有關系,這種欲加之罪,儒家能怎么辦?
“伏念先生不妨考慮一二,過幾日便是墨家巨子行刑之日,待墨家事了,李斯會帶人來小圣賢莊,我所能做的,便是給儒家一條退路,伏念先生早做打算,那李斯心狠手辣,可不像我這般好說話,我也不希望這小圣賢莊被焚毀。”
洛言輕嘆道,似乎已經預感到了小圣賢莊的未來。
這特么已經不是預感未來了,這與威脅沒什么區別,只是洛言說的比較委婉,話語之中的意思伏念豈能聽不出。
帝國這是先禮后兵,什么所謂的拜訪老友,都是假的。
所謂的后路,也不過是讓儒家并入玄黃學宮,這與斷了儒家傳承有何區別?
這一刻,伏念對于這位“德高望重”的櫟陽王有了新的認識。
伏念沉吟少許,道:“此事我無法拿主意,還需詢問師叔。”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