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我會捕魚-《南宋不咳嗽》
第(3/3)頁
這不是他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而是中國勞動人民一代一代總結出來的精華,不管是淡水還是海水,通殺!
想捕撈大魚就把網(wǎng)眼放大,想捕撈小魚就把網(wǎng)眼縮小,非常靈活。
最主要的是這種捕魚方法不用人費力氣,也不耽誤時間,把地籠扔下去,該干嘛干嘛,到時候來收一次就齊活。
如果生產(chǎn)力水平足夠高,有了機械設備幫忙,還可以把這種地籠改良改良,弄成一種叫做**陣的大型地籠。
那玩意可就厲害了,對于中上層魚類來說,進去就出不來,一個**陣一次能捕撈上萬斤的魚,后世里很多水域都不讓用這種東西,殺傷力太大。
第二種辦法就是螃蟹籠子。
洪濤問過泊福他們如何抓螃蟹,他們的回答讓洪濤很無奈,他們是潛水下去用手抓!
這得多費勁啊,就算看到螃蟹了,它往礁石縫隙里一鉆,照樣抓不到。
洪濤的辦法很簡單,和做地籠一樣,只是別再用漁網(wǎng)了,用竹子編一個水果筐大小的籠子,一頭留一個圓洞,然后綁上一個漁網(wǎng)做的漏斗,再綴上重物,就ok啦。
使用的時候,在這個竹籠子里吊上一小堆魚肉或者別的肉,把一個一個的螃蟹籠子用繩子綁好,一邊劃船一邊往海里扔,想扔多少就扔多少,過個一天半天的,再劃船來撈上來即可。
如果這片海域螃蟹多,那每個籠子里都會有一兩只,不光有螃蟹,什么章魚、龍蝦、皮皮蝦、海鱔,包括一些底棲魚類都可能鉆進去吃肉,結果找不到出口成了俘虜。
第三種辦法就是專門對付大魚的了,叫做滾鉤!
啥叫滾鉤呢?
大概就是一條粗繩子上每隔一兩米就綁一根一米多長的細繩子,細繩頭綁著一個巴掌大的鐵鉤子,鉤子上掛著小魚。
同時把這根粗繩子每隔幾米就綁上一個浮筒,然后劃著船往大魚經(jīng)常出沒的海域里放,繩子有多長就綁多少鉤子,放完了之后別走,把船劃開百十米盯著。
一旦發(fā)現(xiàn)哪個浮筒被拉著跑了,那就趕緊追過去跟著,如果魚太大,就讓它拽著幾十個浮筒游一會兒,累了之后再用搭鉤和魚槍之類的玩意弄上來,如果魚不是很大,直接就可以弄上船。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