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五百四十一章 趙郢:以始皇帝初年為公元元年!-《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第(1/3)頁

    說起來,也是巧合。

    張耳,陳余和趙王歇三人,改頭換面,一路潛逃至蜀郡后,展轉托庇在了蜀郡龔氏的名下,才算暫時安定下來。

    其實,若是他們一直安分守己,也未必能被人發現,可偏偏陳余和張耳兩個人,都是個不甘寂寞的。

    蟄伏不久,就把目光盯上了卓氏在蜀郡的冶鐵作坊。

    想要幫助龔氏拿下卓氏在蜀郡的份額,當然,主要目的,還是想要趁機竊取卓氏精鐵的冶煉技術。按照陳余對趙王歇的說法。

    “大王必欲復祖上基業,卓氏冶煉精鐵之術,不可不取,此恢復宗廟,爭奪天下之神器,不可不慎重考慮。”

    其實,趙王歇考慮個屁,他根本就沒有多少自主權。

    只是已經掉進了坑里,只能跟著陳余和張耳兩個人,一條路走到黑。

    這也算是與趙高不謀而合了。

    如今的卓氏冶鐵,在趙高和周胤的主持之下,已經成為蜀郡如今規模最大的冶鐵作坊之一,唯一沒能啃下的,就是龔氏冶鐵。

    龔氏冶鐵,在蜀郡的地位,幾乎等同于卓氏之在河東,根深蒂固。

    龔氏能在蜀地屹立上百年而不倒,反而成為蜀郡冶鐵行業中規模最大的存在,自然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故而,哪怕是趙高對于蜀郡這個原本冶鐵行業的地頭蛇,早已經垂涎已久,也不好像對付其他冶鐵作坊一般,隨便用點什么手段,就把人家的產業給吞并過來。

    他是要急著立功,在當今陛下那里表現一下自己的價值,但并不是想給當今陛下遞把柄。

    故而,在使用了些手段,沒什么明顯的效果之后,就這么耽誤了下來。

    結果,正好就和陳余撞上了。

    趙高沒想到,能在蜀郡這么偏遠的地方遇到陳余,陳余更沒有想到,當初的中車府令,竟然淪落到這種小地方主持一個冶鐵作坊……

    只能說,陳余、張耳和趙王歇的落網,只能說是因差陽錯。

    在連續礦產的爭奪中,連續失利兩次之后,趙高便很敏銳地發現了異常,于是,順藤摸瓜,發現了三人的存在。

    只能說,趙高氣數未盡,很是幸運。

    窩藏反賊!

    這是大罪,趙高豈會輕輕放過?

    龔氏自保不暇,哪敢再與卓氏作坊相爭?跑到趙高的面前,哭著求著地把名下的冶鐵產業全部都以近乎白送的價格賣了出去。

    龔氏家族,丟掉了家族最主要的冶鐵業,族長自殺謝罪,族中長者,自縛雙手,入咸陽,祈求朝廷的諒解。

    經此一事,龔氏徹底一蹶不振。

    而卓氏名下的冶鐵,也趁機徹底掌控了蜀郡的冶鐵行業,占據了近乎九成以上的豐富礦產和冶鐵作坊。

    蜀郡近乎九成以上的鐵器,都出自卓氏之手。

    但這已經不在趙高的考慮范圍之內,趙郢更不會在意這些。他簡單地翻了翻趙高送來的奏疏,便神色輕松地扔到了一邊,不置一詞。

    “舍車保帥,這個龔氏,倒是個聰明的……”

    一旁端著茶盞,正坐在搖椅上神色悠閑的始皇帝,頗為隨意地道。

    趙郢點了點頭,很是隨意地道。

    “窩藏謀逆,罪在不赦,但念在龔氏這些年來,奉公守法,對朝廷多有支持,其族長又自殺謝罪,有悔過自新的份上,倒是可以網開一面……”

    龔氏在蜀郡經營上百年,幾代人繁衍下來,其家族在蜀郡已經極為龐大,他們的關系盤根錯節,即使是在朝中也有相當的人脈。

    沒必要為了一個已經失去根基的家族,丟了朝廷的氣度。

    始皇帝聞言,微微點了點頭,很是隨意地問了一句。

    “趙高此番立了大功,你準備如何處理他……”

    趙郢不動聲色地掃了一眼始皇帝,見始皇帝神色如常,這才所謂是地擺了擺手。

    “此人精通律法,劍術也頗有造詣,放在蜀地,委實浪費了些,既然如此,就讓他回來,去阿房學宮那邊,擔任個法學堂的執事吧……”

    說到這里,趙郢走到始皇帝的位置坐下,拎起茶壺,給自己倒了一杯涼茶。

    “教書育人,責任重大,也好為我大秦多培養一些有用之才……”

    阿房學宮的執事先生,自然是極清貴的。當今阿房學宮的山長,可是當今的太上讓皇帝呢,讓他去太上讓皇帝手下當法學堂的執事,類比一下,就等于在趙郢這邊當個九卿……

    但這個職位,卻沒有了什么實權。

    始皇帝眉梢微動,笑著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他這個孫子,無論是胸襟,還是格局,都遠超常人,對待人才,也向來寬容大度,從來不問來處,也不計較舊惡。

    賞拔起來手下臣子,也從不吝嗇。

    而趙高在中車府令位置上的時候,對他這位皇長孫,也畢恭畢敬,從無忤逆失禮的地方,他不明白,卻不知道他為何單單在趙高這里,如此的抵觸,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刻薄。

    當然,他隨口一提,已經是念在趙高昔日做事還算盡心盡力的份上了,自然不可能會因為這么個小人物,去麻煩自家孫子。

    他相信,自家這個孫子,肯定會有自己的考量。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時間,轉眼間,便進入大秦始皇帝二十七年的九月底。

    不得不說,大秦初建,做事依然保持著戰時的狀態,效率高得嚇人。在當今陛下高度關注,并不遺余力不惜成本的支持下,烈士碑,忠烈祠和凌煙閣的修建,從籌劃,到興建,也不過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就已經拔地而起,順利竣工,成為咸陽城中,僅次于皇宮的景觀。

    尤其是烈士碑,從基座,到石碑,加起來,高達三十多米,屹立于咸陽正中,莊嚴肅穆,與身后的英烈祠,相映生輝。

    碑的正面,有始皇帝蒼勁有力的親筆題詞。

    “大秦英烈永垂不朽!”

    后面則是大秦二世皇帝趙郢親筆撰寫的碑文。

    “數百年來,為大秦開疆拓土,保家衛國的英烈永垂不朽;數百年來,保境安民,為了抵御外辱而英勇犧牲的虎賁永垂不朽;數百年來,忠君愛國,為了自己君主和國家獻出生命的勇士們,永垂不朽。”

    碑的底座,配著精美的浮雕,正面記錄著大秦開疆拓土,統一天下的步伐,以及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其他三面,則是其余各國,各自最值得稱頌的著名戰事。

    只是看著,就讓人心中感慨萬千。

    春秋戰國數百年,各國風云變幻,濃縮在這方寸之間,只剩下一塊巍峨聳峙的冷硬石碑,供人瞻仰。

    凌煙閣,古拙大氣。

    數米高的基座,加上三層的樓閣,顯得格外的大氣磅礴。

    隨著凌煙閣的建成,誰能進入凌煙閣的話題,也空前熱烈起來。街頭巷尾,都能聽到有人議論,氣氛之熱烈,堪稱一時之最。

    在這種氛圍下,就連賢妃尉未央和德妃溫月兒幾乎不分先后的有了身孕這種事,在外界都沒有引起多大的反響。

    不過其他人沒多少反應,但在宮里卻引來了不知道多少人的羨慕。

    良娣須卜朵兒以及趙郢從河西帶回來的其他七位夫人,心中怎么幽怨且不提,反正是他們的家人聽說之后,紛紛入宮請見。

    包括昔日的右賢王須卜蘭拓,都特意讓自己媳婦進了一趟皇宮,拉著須卜朵兒叮囑了半天。

    至于月氏王,也就是現在的歸誠侯溫奎,興奮的在家里直接大醉一場。

    偷偷地抹了一把辛酸的老淚。

    月氏一脈,終于要熬出頭來了啊——

    母以子貴,有了這孩子,他心里終于算是安定了幾分,再也不用這么一大把年紀了,還要拉下面皮,裝瘋賣傻,去跟冒頓以及東胡王那兩個死不要臉的狗賊,在始皇帝面前,爭當什么咸陽舞王……

    尉家得到喜訊之后,也大喜過望。

    尉氏夫婦,得到喜訊的當天,就聯袂入宮,去探望了自家女兒。

    太后羋姬也很高興,也特意輕車簡從,從阿房學宮回來,看望自己有了身孕的兩個兒媳婦,以及另外三個小孫孫。

    哪怕是她身為太后,如今想要見自家孫子也不容易,這讓她特別懷念以前和趙郢住在一起的日子。但今時不同往日,雖然自己很留戀,但自家大兒子如今乃是一國之君,自己這個皇太后就算是再喜歡兒子和孫子,也不好再住在兒子的皇宮……

    故而,算是久別重逢,羋姬抱著三個孩子,都舍不得撒手。

    看著一臉喜色,抱著孩子,忙前忙后的羋姬,趙郢心中也很是開心,他樂呵呵地看著正好奇地湊到盼兒跟前,歪著腦袋不斷打量的小妹,笑著叮囑。

    “小妹,你看看可以,可千萬別動你這個小侄女啊,她可禁不得你一根手指頭……”

    趙希扭過頭,很是不屑地瞥了他一眼,小大人似的道。

    “哼,還用你說,我知道的,放心吧,我會好好跟小侄女玩的……”

    那呆萌的情態,看得趙郢不由啞然失笑。

    “你若是喜歡跟她玩,就留在宮里多住幾天好了……”

    趙希一聽,不由眼前一亮,拍手笑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