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破城-《大明之后》
第(2/3)頁
義軍的進軍路線是仔細規(guī)劃的。
譚德玉,王俊,他們倆率領著六個千戶,從費縣大搖大擺西進,造成要進攻運河一線的假象。
事實上如今的義軍,確實有進攻運河的能力。
只不過運河交通便利,這邊切斷,那邊大股清軍就會南下,朱頤垣還沒做好完全準備,所以不會貿(mào)然進攻。
但問題是清軍不知道啊,他們哪里肯讓
運河有任何閃失。
就在這邊排兵布陣的時候,羅毅果斷出動了。
他沒走南邊的路,而是選擇從新泰出發(fā),沿著小汶水向西,這條路是濟南府通向兗州府的路。按照常理,義軍斷然不會走這里的。
可羅毅不但走了,還走得極快。
從佟養(yǎng)量那里繳獲來的幾千匹戰(zhàn)馬,全數(shù)撥給了羅毅麾下。
你說讓義軍一下子變成合格的騎兵,實在是有點難度,但是成為騎馬步兵還是沒問題的。
更重要的是,羅毅選擇了傍晚出動。
夜間進軍,就不怕走丟了?
對不起,還真不怕。
很多人都覺得朱頤垣一成五的田賦有點低,而事實上大明官方的田賦是三十稅一,更低得離譜。
只有那些士紳的地租才會達到五成,甚至是七八成那么離譜。
稅率并不是最重要的東西,關鍵是能不能收的上來。
大明朝那么低的田賦,依舊年年拖欠。
地主大戶,敲骨吸髓,一樣有很多佃戶,不得不受他們的剝削。
關鍵還是執(zhí)行能力。
偏偏湊巧,剛剛均田的老百姓,納稅熱情高漲,根本不用費勁。
朱頤垣這邊,將士談不上吃得多好,但絕對吃得飽,而且還能得到一些副食品,偶爾蔬菜肉類,也能跟得上。
所以在朱頤垣麾下,將士的足疾、沙眼、皮膚病,患病率大大降低,營養(yǎng)改善了,體質上來了,像夜盲癥一類的問題,就更容易了。隨便拿點松柏葉子泡水喝,問題就能解決。
而且別忘了,許多百姓都站在義軍這邊,聽說來了,主動當向導。
就這樣,羅毅領著三千將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接出現(xiàn)在了曲阜城外。
此刻不過是夜半三更。
曲阜城頭守衛(wèi)的士兵,感覺到了不對勁兒,揉了揉眼睛,發(fā)現(xiàn)遠處火光躍動,他們連忙發(fā)出警報。
由于前面泗水縣城失守的教訓,曲阜這邊動作很快,尤其是孔家的家丁,更是不敢怠慢。
他們聽到警報,然后就迅速爬起來。
披上鎧甲,拿起兵器,立刻沖出駐地,上城御敵。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