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章節已被鎖定-《美洲之龍》
第(1/3)頁
委內瑞拉的國內生產總值在1990年至2011年期間上升,特別是在查韋斯總統執政期間。 受到許多人的歡迎,委內瑞拉的街頭小販在2006年出售總統查韋斯的玩具模型以及總統標志性的紅色帽子。
但是,查韋斯對于民主的態度更多是出于方便而非出于堅定信念。當他1992年政變失敗后,他才把選舉作為一種通往權力的途徑,并且很少容忍作為多元民主特色的不同意見。
在他2013年去世時,委內瑞拉既不是自由民主,也不是獨裁統治,而是一個混合政體,政治環境明顯向執政的委內瑞拉統一社會黨(PSUV)傾斜。
自由民主也由于政治反對派的失敗和經常分裂而遭受了一些困難。也許最目光短淺和有害的行動莫過于2002年針對查韋斯發起的失敗的軍事政變,這使他有機會質疑這個政治聯盟的民主價值觀,同時讓他得以重組武裝力量并將其變為一個更偏重意識形態且忠于現政權的機構。
2002-2003年對他的政府的大罷工也為他解雇大約18,000名委內瑞拉石油公司員工提供了理由,隨后的抵制和示威活動往往有助于鞏固政權并展現了對政權的強大支持。2005年,五個主要反對黨由于投票過程的爭議退出國會選舉,為查韋斯提供了五年的議會絕對多數票和全權制訂法律的機會。
在經濟上,執政黨得到了油價激增的幫助,油價從1999年的每桶10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140多美元。手頭寬裕的查韋斯因而得以制訂雄心勃勃的國內外政策議程。政府社會支出主要針對平民階層,特別是通過“社會使命”計劃為窮人提供衛生,教育和補貼食品等國家服務。
根據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2006-2011年石油繁榮的高峰期,委內瑞拉人民的生活質量以全球第三快的速度提高。從1999年到2009年,貧困率下降,失業率從14.5%下降到7.6%,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4,105美元增長到10,810美元,嬰兒死亡率從1999年的每1000名死亡20人下降到2011年每1000名死亡13人。
然而,這些改進大部分是短暫的。正如七十年代的佩雷斯政府一樣,查韋斯的經濟改善掩蓋了結構性的缺陷和深刻的民主赤字。
查韋斯不是建立委內瑞拉的外匯儲備或創造多樣化的投資組合來減少經濟長期對于石油的依賴,而是繼續在國內大肆花銷,甚至以優惠的價格向國外出口石油以培育區域盟友。
他還做出了三項昂貴的政策決定:征收民營企業,實行外匯管制,并對許多基本必需品進行價格管制。 隨著自2011年以來油價的下滑,政府能夠進口的貨物減少,這三項經濟決定的結果是破壞性的。
其中第一個是對許多私營企業進行征用或國有化,包括石油、農業、金融、重工業、鋼鐵、電信、能源、交通運輸和旅游業,這一進程在查韋斯2007年再次當選后尤為突出。政府在2002至2006年間僅僅征用了15家私營企業,而2007年至2012年期間這一數字達到了1147個。
查韋斯總統在20世紀90年代與菲德爾·卡斯特羅(Fidel Cast
o)結為友好聯盟,向古巴提供了部分石油(左)。 厄瓜多爾、玻利維亞、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委內瑞拉總統于2007年簽署了協議建立南方銀行,這是一個貨幣基金和貸款機構,向南美左翼各國提供基礎設施和社會項目支持(右)。
征收不僅封閉了生產性部門,而且將其替代為效率低下的國有企業,同時還嚇跑了投資者。國家征收私營企業破壞了生產部門,從而導致委內瑞拉更加依賴進口。
第二個持續存在問題的政策是外匯管制。為了強制罷免查韋斯,反對派在2002年12月至2003年2月期間組織了大規模的大罷工,導致石油停產,產量下降到之前的三分之一。
為了應對收入損失,查韋斯固定了當地玻利瓦爾與美元之間的匯率,并授權政府批準或拒絕任何美元的購買或出售。該措施是短期補救措施和滴答作響的定時炸彈。隨著美元的下滑,黑市對貨幣的需求激增(導致一些委內瑞拉人從事所謂的拉斯堡和其他形式的套利)。
目前馬杜羅政府并未取消貨幣管制并使匯率正常化,而是繼續印制更多的鈔票,進一步提高實際的通貨膨脹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