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張大人請講,小子洗耳恭聽!” “張某昨日讀公子所做策論,前日又拜讀公子寫給樊樓李師師的長短句、摸魚兒……是故心甚疑惑,以你才學,參加文科脫穎而出輕而易舉……” “王公子可知我大宋開國以來,素重文輕武,縱在武科場上奪魁,也不若在東華門外唱名,你又何必舍本逐末,棄文從武?” 王霖深吸口氣道:“小子也知,自太祖皇帝約定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以來,大宋揚文抑武,東華門唱名是天下讀書人夢寐以求的事。此后便一飛沖天,魚躍龍門,甚至出將入相。而武將則處處受到壓制,備受掣肘,在我大宋歷史上,郁郁而終的名將不知凡幾。” 張叔夜撫掌輕嘆:“你既知此,又何報名應試武舉?” “重文輕武是大宋國策,到底是對是錯,小子不敢妄議。只有一點需要跟大人明言,小子來京應試,卻并非為了榮華富貴和入朝為官,圖的就是個晉身路徑,以待將來。至于是武舉還是文科差別不大。” 張叔夜沉吟道:“公子不妨直言。” “我大宋如今內憂外患,內憂不過是官場昏暗、內訌加劇、朝政失范、民不聊生,但外患遠大于內憂……諸如虎狼女真,雄窺中原,不日將侵我疆土,奴役我同胞,顛覆我漢人衣冠!” “值亡國滅種之際,只有舉國之力,浴血斗爭,才能力抗外敵,復我山河!所以,小子實不愿為文官,而甘愿為武將。但得統一部兵馬,牧馬勵兵于地方,日后方能在國難時挺身而出。” “實際上,朝中六賊把持朝政,我留在朝中當個底層小官,蠅營狗茍、蹉跎歲月,何日才能出頭?若真到了民族危亡時,一旦女真人兵臨城下,我縱有報國之心,卻無報國之力,又該如何?大概也只能自刎以謝天下,寧死不降以全名節一途了。” 張叔夜眸光透亮,他忍不住拍案而起,激動道:“公子所言,深得我心。公子年方弱冠,能有此見識,胸懷天下,真乃我大宋社稷之福也!” “大人謬贊。” “女真人乃我大宋心腹大患!可嘆此時朝中重臣一門心思聯金滅遼,卻不知若失去遼國平衡,女真國力倍增,不日將南下攻我,張某位卑言輕,實在是無能為力!” “張大人,聯金滅遼國策既定,此時大勢所趨,不是哪個人所能力挽狂瀾了。竊以為,女真與我大宋國運之戰已不可避免,為今之計,我輩所能做的,就是未雨綢繆,備戰將來!” “公子既知聯金滅遼重重弊端,何以昨日策論又提此策?” 王霖苦笑,攤攤手道:“張大人,昨日武科策論不過是一場考試,縱我公開反對聯金滅遼又能如何?可我因此一定會落選本屆武科,失去晉身機會……失去官身,將來,我又如何報國?” “所以,張大人,小子以為,我輩或為人或做官或做事,都應風物長宜放眼量,不計較一時一地之得失,著眼長遠,通盤考慮,方得始終!” 張叔夜沉默片刻,終抱拳道:“好一個風物長宜放眼量!公子心胸開闊,又難得人情練達,與你相比,某真是迂腐不堪,不知通權達變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