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北宋末年,尤其是靖康之難發生前的幾年,國內物價飛漲,戰馬又當屬于一種極為稀缺的戰略物資,價格貴是正常的。 王霖早有心理準備。 可慕容成說的這個價格,一百二十貫錢一馬,還有價無市,這就不是貴的問題了,而是貴得超級離譜。 王霖記得上輩子讀過《宋史食貨志》、《續資治通鑒》一些相關資料,知道這個時期一般770錢為一貫。 而由于白銀存量少,導致銀價不斷上漲,2000或以上的銅錢換1兩白銀。 那么,按照《宋史食貨志》里提及“熙、豐以前,米石不過六七百”以及《宋史職官志》載“每斗(米)折錢三十文”。 按2000錢換1兩白銀計算,當時的米價是1石600--300錢。這樣一來,1兩白銀一般可以買4--8石米,購買力還是可觀的。 這也就意味著一匹戰馬約合60兩白銀,而60兩白銀至少能買300多石米。 這是個什么概念呢? 時下畝產兩石,150畝地的產出。 一個小地主家庭一年的總收入還買不了一匹馬。 王霖的第一感覺,就是慕容成言辭搪塞,有意哄抬,趁火打劫。 因此他投向慕容成的目光就變得有些冷漠。 商人牟利無可厚非,但若是為了錢連他這個渤海郡公都敢欺瞞,那就是瘋了。 腦子壞掉了。 但王霖何等城府,面上卻并沒有表現出來,只是故作愕然道:“慕容家主,這么貴嗎?” 慕容成躬身再拜:“自政和二年起,我大宋與遼和西夏的茶馬互市時有時無,邊境榷場時關時開,尤其是最近兩年,遼人受金人侵襲疲于奔命,國內戰馬需求日漸高漲,而對我大宋的貿易輸出就更少了。” “若非契丹國內一些大商利益驅動,冒著風險采運戰馬,時下遼人的戰馬恐怕一匹都難進我大宋。” 王霖哦一聲:“那甘涼和西域的良馬呢?也進不來中原嗎?” 慕容成笑道:“回使君的話,甘涼西域一向盛產良馬,但西夏與我大宋關系這數十年來日趨緊張,戰事不斷,西夏阻斷商道,更嚴禁戰馬向大宋輸出,所以……” 王霖若有若思道:“所以現在戰馬貿易基本上屬于走私貿易了?” 慕容成躬身下去:“正是如此。不過我慕容家營運所得都給了朝廷茶馬司,絕沒有唯利是圖,作出為害大宋的事。” 王霖沉吟片刻,“若依慕容家主所言,若是我伏虎軍大量采購,能否價格上給予一定的優惠……” 所謂漫天要價,就地還錢。 慕容成面露難色,猶豫一會道:“此時戰馬采買非常艱難,絕大多數利益都被對方占去,我慕容家除去成本,基本無幾個傭金,這個價格已經是給使君優惠過的價格了。” 慕容成連連叩首。 “既然如此,那就叨擾慕容家主了,就此告辭!” 王霖旋即起身,轉身就去。 慕容成父子面面相覷,很是吃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