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王霖笑而不語。 中山、真定、河間三城看似重兵防御,其實根本就擋不住金人的鐵騎。 王霖并不指望種師中在河北能擋住金人的進攻,而只是希望他能多拖延上一兩年,給自己也給大宋一個成長備戰的時間。 當然,若是從國策上說,北宋朝廷若能改變蠢不可及的聯金滅遼思路,改成聯遼抗金那是最好。 可惜聯金滅遼在北宋已經根深蒂固,盟約基本達成,大勢所趨,不是哪個人所能阻擋了。 …… 東京。 延福宮大殿。 趙佶非常頭疼。 他閉著雙眼耳邊傳來朝堂上這些重臣的呱躁聲,心里非常煩躁。 無休無止的黨爭,排斥異己,互相推卸責任,安插自己一派的官員……朝堂上每日就是這些亂七八糟的事,讓他上朝的興致一點點都喪失殆盡。 不過,今日事關出使金國的國之大事,關乎大宋存亡,他這個皇帝不得不出面最后定奪。 金人那邊傳來訊息,言大宋遣金大使光祿大夫趙良嗣位卑言輕,不堪定奪,請宋國另遣重臣赴金為使,與金國皇帝議立盟約大事。 所以關于這正牌遣金大使人選,就爭了好幾天了。 呂頤浩等人推薦吳敏。 李綱吳敏卻又推薦趙鼎。 爭來爭去,數日沒有定論。 趙佶實在是不耐煩了,便起身怒斥道:“爾等喋喋不休,何時方有結果?誤了我大宋軍國大事!朕看爾等也不必爭了,這遣金大使便由王霖充任便罷,他在青州,自登來出海赴金也是便利。” “來人,傳詔,暫加王霖開府儀同三司,持節,為我大宋國遣金正使,著禮部有關屬員隨赴金國,全權代朕與金國皇帝談判立盟約之事。” … “退朝!” 趙佶拂袖而去。 …… 七日后。 三萬戰馬經轉運回青州,伏虎軍上下震動。 有伏虎軍原先的戰馬儲備、加上上次東京保衛戰中虜獲遼人戰馬以及本次三萬匹,共計四萬多余,王霖籌劃已久的伏虎鐵騎已然可以成軍了。 關勝隨王霖轉入伏虎軍中效命,出任統制。 目下伏虎軍已經正式編滿十萬,這相當于金人的十個萬戶。 伏虎軍總軍十萬,轄10軍,每軍一萬人,總制王霖。 副都統制岳飛。 每軍設統制一人,副統制兩人。 花榮、燕青、楊志、秦明、董平、關勝六人。 副統制武松等三人。 其余屬下均為軍中指揮使或副指揮使。 在王霖看來,武松其實也有統制的武功,但王霖覺得武松并無統兵的經歷,將一整軍交給他暫時不妥。 然后岳飛兼領一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