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粘罕麾下統(tǒng)率的是三千鐵浮屠,金軍騎兵中的精銳力量。 所謂“鐵浮屠”就是金軍的全甲重騎兵。 所謂全甲,就是戰(zhàn)士和所騎的戰(zhàn)馬都身披重甲。 “鐵浮屠”盔甲是由長方形的甲條組成,使用堅韌的皮繩層疊聯(lián)結起來,形成相互疊壓的層狀結構。 三千鐵浮屠在虎神衛(wèi)方陣對面迅速結陣。 重甲騎兵!傳說中金人賴以立國的鐵浮屠! 燕青毫無懼色,手中長槍高高舉起。 所有虎神衛(wèi)瞬時動作整齊劃一,從背后行軍囊中取出王霖專門為伏虎鐵騎打造的、帶有些許機巧機關的勾鐮槍首,卡在了原本長槍的槍頭上。 普通長槍瞬間變勾鐮槍。 作為穿越者,王霖自然深知金人鐵浮屠和拐子馬的厲害之處,同時也知后來岳飛、韓世忠、吳階等人如何破解鐵浮屠的不二法門。 此番來金,哪能不做準備。 “鐵浮屠”對于普通弓箭、刀槍具有比較好的防御力,很難直接穿透形成殺傷力。 但是金軍的“鐵浮屠”雖然防御力強悍,卻屢次被宋軍擊敗。 韓世忠曾在黃天蕩、劉琦在順昌都曾大敗金軍的“鐵浮屠”,而岳家軍也曾數(shù)次擊敗“鐵浮屠“。 最精彩的戰(zhàn)斗就是吳玠兄弟先后兩次在川陜防御戰(zhàn)中,以弱勢兵力大敗金軍“鐵浮屠”,兩次都讓“鐵浮屠”軍隊全軍覆沒。 原因何在? 要么重兵器或強弩破鐵浮屠甲胃,要么使用勾鐮槍攻擊金兵坐騎馬蹄。 重裝騎兵一旦人仰馬翻,基本就失去了戰(zhàn)斗力。 粘罕面色一變。 他雖暫時沒弄清宋兵臨陣換槍首意欲為何,但王霖麾下這支鐵騎的軍容之嚴整,軍紀之嚴明,卻是讓他不敢再生小覷之心。 …… 胡參知打馬上前,在馬上拱手道:“在下胡璉,乃大都統(tǒng)麾下參議軍使,前面可是宋國使臣,太子少師、渤海郡公王霖否?” 漢人為金人軍中參議,為金人賣命,真是漢奸。 王霖心中暗罵,面上卻澹然道:“本官正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