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般近距離的觀察,王霖這才發現原來趙佶已經很蒼老了。 兩鬢斑白,多了些許的滄桑。 目光渾濁,游移不定。 身形句僂,顫顫巍巍。 其實還未年滿四十周歲。 待趙佶情緒稍定,王霖照舊繼續說道:“一如官家所料,臣意識到事情緊急,考慮到官家安危,所以才快馬加鞭疾馳東京,又潛進宮來密見官家。” 王霖終于完成了他私自進京和進宮的合理合法性的自述。 這非常重要。 趙佶大喜,顫巍巍抓住王霖的手道:“朕就知道,還是朕之門生,心念朕之安危,卿來京城,率兵幾何?” 王霖眸光一閃:“未有朝廷詔命,臣豈敢私自率軍進京?這可是謀反大罪!” 趙佶大為失望。 光憑王霖一個人,沒有大軍協助,也翻不了天啊。 他嘆息道:“卿為何迂腐至此?朕的金牌傍身,朕早就予你便宜行事之權,你為何這般迂腐啊! ” 王霖默然。 他絕不可能給自己留下致命把柄。 “官家若有旨,臣當即刻飛鴿傳書,命所屬五千軍晝夜兼程從河北進軍,大概……三五日可達京師!” 其實王霖的兩千虎神衛已經化整為零、喬裝打扮往東京而來,估計也快到了。 但王霖打死也不能認這一茬,否則日后被授人以柄。 趙佶急吼吼去親自擬了一封密詔,賦予王霖調兵救駕和在宮中、朝中行事的一切便宜之權,蓋上了自己的皇帝寶印,為預防萬一,還加蓋了自己的官家小印。 他回身抓起自己掛在墻上的天子劍遞給王霖:“卿可持朕之天子劍行事……只是,就怕一切都來不及了。” 目前王霖是趙佶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他也只能緊緊抓住。 “官家,此刻緊急,以臣之見,官家當行緩兵之計。” “卿直說吧,朕這心里亂得甚。” “剛才太子的話,臣都聽到了。太子此刻擔心的無非是官家改立太子,東宮身家性命不保;再加上惲王背后推波助瀾,所以太子便決意鋌而走險,企圖謀奪皇位,而他若真要如此,逼迫陛下退位或……,其實正中了惲王的圈套。” “怎么說?” “太子深陷宮闈丑聞之中,本就為天下人所不齒,若再行如此奪位之舉,惲王及其麾下眾人,肯定會挾大義趁勢而起,朝中群起而攻之,即便太子如愿坐在了皇位上,也是坐不穩的。” “以惲王之算計,太子調禁軍撤換宮禁,軟禁官家在延福宮也有幾日了,他焉能不知?他之所以目前還在裝湖涂,就是想讓太子自行走上萬劫不復之路……居心何其陰毒?” “惲王真是好算計,他推動太子行大逆不道的篡位之舉,爾后又將挺身而出,站在公理、大義和大宋社稷江山永固的立場上,再以排山倒海之勢將篡位者扳倒,爾后順理成章登臨大位,君臨天下!” “官家,惲王這是利用太子……行借刀殺人之策啊!” “其心可誅,其心何其惡毒!” 趙佶面色劇變,眼前一陣陣發黑,險些沒暈厥過去。 “因此,此刻官家當發一道密詔給太子,安撫太子暫不要兵走險招,承諾同意禪位給他,同時將惲王的算計與他講明,臣想,以太子之心性,一定會猶豫不決。只要能拖延上數日,臣在背后就會從容謀劃,逐一應對,即便到了最壞關頭,待臣的兵馬抵京,臣也當拼死護衛官家離京,只要官家還活著,這天下的大義、大宋的神器,就永遠在官家這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