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宗澤點點頭,展開了明黃色的圣旨。 “吾皇詔曰:滑州大捷,當厚賞諸軍,十倍恤亡!……” 宗澤高聲宣讀著皇帝趙佶關于封賞伏虎軍的圣旨,王霖在旁卻聽得眉頭緊蹙。 居然沒有對張叔夜及麾下以身殉國諸將的褒獎和追封。 宗澤宣布完趙佶的圣旨,似是察覺到王霖的不滿之處,稍稍猶豫,就扭頭沖王霖拱手道:“齊王,關于——以故張太尉及麾下諸將的追贈封賞,朝廷容后頒布。” 那意思是朝廷還沒定下來。 宗澤向王霖投過尷尬的一瞥。 王霖壓低聲音道:“宗相,張太尉率麾下諸將及兩萬軍士以身殉國,死戰滑州,如此壯舉感佩天地,忠勇可昭日月,朝廷豈能不予以肯定和褒獎?” “若如此薄待抗金將士,豈不寒了人心,以后誰還愿意為大宋舍生忘死,血戰疆場?” 宗澤輕嘆一聲,亦是低聲道:“齊王,老夫也以為張太尉當厚封之,奈何,朝中頗多反對之聲,認為張太尉連番敗退,丟失河北,當負全責。 而,官家態度亦很……故,李相和吳相反復會商后決定,暫且擱置爭議,容后再議。” 王霖面沉似水。 他心里很清楚,朝中那些文臣一定會以張叔夜數次敗兵于河北為由,試圖否認他在滑州以身殉國的功績。 但王霖卻深知,河北軍接連潰敗,責任并不在于張叔夜。 而在于河北軍多年來曠于軍備訓練,再加上金兵鐵騎揮師南下攜滅遼之威,勢不可擋。 各州府文官守將不聽號令,所以才導致河北軍兵敗如山倒,在這種情況下,張叔夜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也無力回天。 “宗相,若無張太尉及諸將在滑州血戰半月,延遲完顏宗弼大軍進攻,想必此時,金人已破開封! 若到那時,不知朝中的袞袞諸公還有心情討論孰是孰非否?” 王霖話中的譏諷溢于言表,宗澤無言以對。 王霖又瞥宗澤一眼,澹澹道:“宗相,請轉告朝廷和官家,河北兵敗,責任不在于張太尉。 金人入侵以來,河北各州府文臣望風而降,張太尉卻在滑州以死殉國!張太尉及麾下諸將功績昭告日月,不可不封贈!” “否則,從今往后,將再無人為大宋朝廷征戰疆場,抵御外敵!” 宗澤躬身一禮,“齊王放心,老夫一定轉告官家。” 王霖長出了一口悶氣,他也知道今日這個時候不適合再糾纏張叔夜的事,就往前兩步,朗聲道:“焚香,禱告上蒼!” 日后,他會親自走一趟東京,問問朝廷這些文臣,動嘴皮子誰不會?以身殉國者又有幾何? …… 烈日炎炎,高溫不退。 但五萬伏虎鐵騎及一萬新編龍驤軍列陣于祭臺前,即便汗流浹背,卻無一聲喧嘩。 隊伍齊整,肅殺果毅。 王霖站在祭臺上高舉祭文,朗聲道:“諸軍都有,全體下馬,跪拜!” 宗澤肉眼可見,祭臺前空場上列陣的伏虎軍動作整齊劃一,霍然下馬,又躬身長拜,單膝跪下,雙手抱在身前。 場面壯觀,威懾人心。 宗澤心中驚嘆,王霖真乃當世奇才也,如此整軍本領,數萬軍馬悉聽號令,這是何等的威勢! 何等的軍紀嚴整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