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遷都?-《我姓王,我的鄰居武大郎》
第(2/3)頁
也就是說,從兵力上說,王霖所部總兵力其實還不如種師道麾下西軍。
王霖沉默下去。
他知道西軍是個不小的隱患。有可能會不服從調遣。
但西軍中,劉延慶所部、吳階吳璘部基本受王霖掌控。這么算起來,種師道真正統(tǒng)率的兵馬也就是在十五萬上下。
王霖之所以不能直接接受趙佶的禪位稱帝,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西軍屆時會有極大的反叛的風險。
王霖緩緩道:「郭相,你可有言教我?」
郭志舜深深躬身下去。
剛要說話,郭媛匆匆進廳,見女兒進來,郭志舜瞬時就閉住了嘴。
事關軍國大事,女子豈能與聞?
郭媛拜見父親施禮畢,就乖巧坐在王霖身側。
見郭志舜面色遲疑,王霖淡然道:「郭相直言就是,媛兒與我夫妻一體,有什么話都不必避諱她。」
郭媛倒是羞不可抑,偷偷瞥了王霖一眼,俏面更加溫柔。
郭志舜心中一熱。
他知道王霖這是在向他傳遞信任的信號。
郭志舜定定神道:「臣以為,處置西軍,有三策。」
聽聞父親自稱為臣,郭媛心中一跳,卻是垂下頭去,裝作什么都沒聽見。
「調種師道及種家子弟入河北為將,妥善安置,受王爺直接節(jié)制,爾后調青州軍大將2-3人入西軍作為統(tǒng)率,實現(xiàn)平穩(wěn)過渡,此為上策。」
「將種師中及西軍調離河東,安置于河北防線,而王爺麾下大將率東軍一部坐鎮(zhèn)河北,節(jié)制西軍。其余東軍則換防河東。此為中策?!?
「以入京述職為名,調種師道歸朝。罷官為民,另選良將入西軍為主將,此為下策。」
郭志舜提出了三條解決種家軍的辦法。
其實話雖這么說,他心中真正贊成的還是第三條,直接誆騙種師道返京,甚至殺之以絕后患。
屆時,西軍即便有個別將領造反,也成不了氣候。
畢竟西軍的糧秣軍餉,都卡在朝廷這邊。
王霖沉吟不語。
種家在西軍中經(jīng)營了近百年,歷代為將。….
尤其最近這三五年間,種師道兄弟更為西軍統(tǒng)率,種家子弟遍布軍中,根基深厚。
種師道肯定是不能輕易動的。
再者,此刻正是用人之際,屠戮種家子弟,不利于團結抗金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形成。
只是種師中死在他的手上,種家子弟對他的怨恨毋庸諱言,仇恨難解。
若他稱帝,種家軍必反。
這個隱患,早早晚晚都要解決。
實際上,他還曾經(jīng)動過以宗澤替換種師道的念頭。
可宗澤畢竟是文臣,能力雖強,作風也彪悍,可他孤身一人入西軍,如同羊入狼羣,很難發(fā)揮作用。
他近期準備將朝中一些武勛子弟安置往西軍中,其實也是在為處置種師道和種家子弟做鋪墊。
甚至還產(chǎn)生過將海外的晁蓋等人馬抽調回來,充入西軍中,以增強自己在西軍中的話語權。
可晁蓋這波人是他為后路而埋伏的棋子。
若真的退無可退,歸隱海外是他保全家眷的最后一招。
念及此,王霖沉聲道:「郭相,西軍之事容我再思量一番,河東防御至關重要,若是引得西軍動蕩,后果不堪設想?!?
郭
志舜點點頭:「那是自然。臣還有兩人想向王爺舉薦,此二人一文一武,可堪大用?!?
「郭相請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