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若遼人余部趁勢而起,裹夾百萬遼民內亂,我大軍必將腹背受敵! 王爺,此乃遼人驅虎吞狼之策,萬不可取啊!」 岳飛皺了皺眉,反駁道:「伴山先生,現在的遼人余部為亡國之眾,實不足懼也!我軍分兵屯駐各關,尚有余力坐鎮內部,斷不至生亂!」 黃岐善冷斥:「黃口孺子,不要因為王爺提攜教誨,打了幾場勝仗,就狂妄到忘乎所以! 遼人何能輕視之?金人為虎,契丹為狼,虎狼之民焉能小覷? 我大宋與遼人對峙百年,今遼雖被金所滅,但其國力殘存,豈能養虎為患?」 岳飛畢竟年輕,被黃岐善這個德高望連番冷斥,面色漲紅,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黃岐善又轉頭望向馬擴,冷笑道:「馬子充,汝口口聲聲移民至燕云,汝難道不知,此為種禍之舉?」 「燕云七州,百萬遼民,耕地多半有歸屬。 若我大宋盲目遷移大量流民入燕,地從何來? 一定要從遼民手上奪取……哼,無論宋民、遼民,土地都為安身立命之本,汝斷人生路,遼民豈能不反乎? 至此,我大軍與金兵消耗血戰,大有折損,再分兵各關,再有余力者又要耗損在征伐遼民內亂上,如此種種,王爺煞費苦心打造出來的東軍主力,最多一年內就會化為烏有。 而此時,金兵大軍南下,大宋何以抗衡?大宋必因此而亡矣! 故,王爺,下官以為,那遼人宋瀾居心狠毒,當誅之! 而岳鵬舉與馬子充不辯真偽,混淆視聽,蠱惑王上,也當嚴懲以儆效尤!」 「無知蠢貨!有何顏面居于高位?!」 黃岐善單手指著岳飛和馬擴罵道。 岳飛和馬擴面面相覷,面色慘白。 他們突然意識到黃岐善罵得對,他們的確是有些太狂熱,昏了頭了。 岳飛和馬擴略一沉默,躬身拜下:「王爺,末將(下官)思慮不周,險些誤國,請王爺責罰!」 王霖長嘆一聲。 此時此刻,他也慢慢冷靜下來了。 終歸還是有些著急了。 想要一舉收復燕云故地,爾后再北上滅金。 軍國大事,又不是下象棋,三五步棋就能構建起大勝妙局,當頭一炮就能一舉定鼎。 所幸,有清醒睿智的黃岐善當頭給了一盆冷水。 王霖向黃岐善拱手一禮:「伴山先生此言如同振聾發聵,孤受教了!」 王霖又望向一直沉默的張浚:「德遠何以沉默不語?」 張浚笑笑,起身拱手道:「王爺,下官以為,伴山公所言甚是,燕云之地非不可取,但要從長計較。」 王霖緩緩點頭。 連張浚都這么看,這說明他和岳飛馬擴三人還是有些激進狂熱了。 有的時候,還是張浚黃岐善這種通曉史書大義和成敗興衰的文臣看得更透徹。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