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朕也能走得更遠。 所以,從今往后,朕不愿意再看到今日這一幕,裹夾大勢脅迫朕者,后果自負,莫怪朕言之不預也。 朕不會立什么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盟約,朕不愿意看到重文輕武,也不愿意看到重武輕文,朕想我國朝,當文武合力上下同欲,共創我華夏復興。 朕三日后將御駕親征河北。 明日便由中樞冊立東宮。 朕在此與群臣盟誓,此生,若不復燕云故地,不為大燕開疆辟土,朕絕不返京。” …… 散朝后,花通等數十人被當眾斬立決。 而在行宮之外的牌坊處,花榮赤著上半身,被錦衣衛杖責三十,血肉模湖,被花榮親軍用軟榻抬走。 這讓滿朝文武很意外,沒有想到皇帝是動真格的。 當過了會,草草治傷后的花榮就強撐著出現在曾夤的喪禮上。 而與此同時,錦衣衛在神武軍中的整肅查辦也進入了尾聲,一百多惡跡昭彰的軍將及普通悍卒,都被錦衣衛繩之以法,在當日就押往菜市口,當眾明正典刑。 這是王霖自登基以來首次大開殺戒。 這讓朝野上下頓時醒悟過來,這位新君本就不是個善茬。 險些被牽連在內的趙佶八子趙棫嚇得屁滾尿流,跪在行宮前請罪,旋即被錦衣衛帶回深宮照舊閉門讀書。 而隨后不久,此事的始作俑者工部右侍郎張純、大理寺少卿龔玥,被有司議定有罪,經三司裁決并報請皇帝批準,兩人斬立決,舉族流放三千里。 王霖最后還是給了中樞閣相一些面子,沒有將張純及龔玥滅門抄家,而只誅殺首惡,流放全族。 王霖以強力手段將這起風波迅速鎮壓下去,也將朝臣心懷的各路鬼胎打壓回原形。 當然,皇帝雖然沒有公開表示要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在法理上再次確定士大夫階層的政治利益,但卻也明確表態不會觸及這一階層利益,這表明皇帝并不會全部推翻宋制。 有些東西會得到默認和延續下來。 但很明顯,重文輕武的時代定然是一去不返了。 而且王霖還提出了一個“逢進必考”的概念。這讓朝臣突然意識到,皇帝此舉實際也是保護和固化讀書人的利益。 他們又怎知,科舉這個事,是一個相對公平的晉身之路。 后世的高考就是翻版的科舉。 對于寒門子弟來說,如果失去了這條晉身通道,那可能才算是真的完了。 那真的就是階層固化。特權階層世代相傳,底層人永遠都是被壓榨的草芥豬狗。 社會流動被禁絕,才是會真的出大亂子。 一時間,朝中安穩了不少。 接下來的兩天,要冊立太子,發布詔書,還要出席燕青與李嵐的婚禮,完成這些,王霖就要離開東京奔赴河北。 御駕親征。 后方必須要安穩。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