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河北人歡欣鼓舞。 尤其是聽聞皇帝將塔塔爾公主休瀾、即將和親金國皇帝的草原之花擄回大燕,自覺大為揚眉吐氣的大燕國內,歡慶氣氛就像是被燒開的沸水一樣,很快沸騰到了一個極致。 自踏入國內至徐徐返回真定的道路兩側,漫山遍野的各州百姓紛至沓來,不知多少百姓拜伏在積雪中山呼萬歲。 當然,更多的人是想來湊一個熱鬧,看看著名的草原之花到底是怎樣的國色天姿。很多人都在意淫,當金國皇帝得知自己即將成婚的美人兒被大燕皇帝擄走,不知道會不會氣得發狂。 在勝利之火燃燒的同時,大燕百姓熊熊的八卦之火也在燃燒著。 實際上,此番皇帝征服蒙古各部,各部敬獻的美女及其使女約莫百余人,以孛兒臺為首。 休瀾是戰俘。 百余年輕美貌的蒙古女子面色各異,也騎乘在馬上,她們作為一個小分隊夾在軍陣中間位置。 而皇帝的龍纛車駕就在其后。 龍纛所至,山呼海嘯的燕人百姓隨之叩拜,聲震云霄。 一路行來,巍峨的大城,隨處可見的熱情的百姓,人人面孔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笑容,以及頂風冒雪行進在官道上的各路商隊,大燕境內一片繁盛景象。 孛兒臺左右四顧俏面微紅。 她知道,這將是她未來這一輩子都要生活的地方。 而皇帝王霖在大燕民間的威望之盛,也遠遠超乎她的想象。 塔塔爾公主休瀾面色不波,心中卻漸漸起了驚濤駭浪。 面對這樣一位在漢人心中具有無上威望的大燕皇帝,一位據說到目前為止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千古圣君,蒙古人擄掠中原的心思,幾乎成了一種遙不可及的奢望。 即便蒙古人與金人聯合。 一路上休瀾真切感知到燕人子民對于皇帝的崇拜,她毫不懷疑,大燕皇帝軍旗所指,燕人將前赴后繼為國效死。 這是她生平第一次踏入中原漢人王朝的國土。 這片據說有城池可御外敵、有樓宇房舍可御寒、有美酒和充足的糧食可充饑的人間樂土,比她想象中的更美好。 當雄偉壯觀的河北重鎮真定遙遙在望,包括休瀾和孛兒臺在內的所有蒙古女子都在翹首仰望。 如此恍若仙境的大城! 窮盡了她們視野的極限,也只能窺見高大城墻的一隅。 黑壓壓身披黑甲的大燕軍卒列陣在真定城外的官道兩側,歡迎的隊伍綿延數十里,而在軍陣之后,則是更一眼望不到邊的大燕子民,扶老攜幼,歡聲喧天。 張魁、程遠景和周子宴三位當世大儒率千余士子更是迎出了十余里之外。 他們高舉著圣人孔子和皇帝王霖的兩幅巨型畫像。 張魁等讀書人跪拜在了積雪之中,高呼:“吾皇萬歲,大燕萬勝,名教大宗師萬歲!” 自漢唐以降,中原王朝歷朝歷代皇帝都難以真正獲得天下士族身心的歸附,即便是號稱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宋朝,也絕無任何一位皇帝能被天下讀書人推崇到這般與孔圣并列的無上高度! 很顯然,即便是大燕的讀書人都看清楚了現狀。 皇帝安撫和鎮壓好蒙古各部之后,徹底收復燕云故地——已經成為指日可待的事。 數百年的國恥洗雪在即。 而隨著大燕國力和軍力的不斷提升,國內對于收復燕云故土的呼聲早就一浪高過一浪。 自登基稱帝以來,皇帝兩次御駕親征。 第一次,定鼎雁北九州。 第二次,封狼居胥,馬踏燕然,征服漠南蒙古各部,建立漢人王朝自霍去病之后的又一豐功偉業! 王霖翻身下馬,親自踩著積雪走去,將張魁三人攙扶而起,又命軍卒護衛他們上了一輛馬車送回真定。 狂熱的大燕士子追逐著皇帝的龍纛,高喊著大燕萬勝吾皇萬歲的口號,一直待皇帝車駕進了真定城,并于行宮安置,這才漸漸戀戀不舍地散去。 行宮。 朱漣諸女在御書房外迎駕。 至于如何安頓蒙古諸女,朱漣命人將行宮西北角的兩處宮苑收拾出來,改稱蒙古別苑,以供休瀾、孛兒臺等女居住。 此去數月。 走的時候,蕭奪里賴和耶律余里衍還未顯懷,可如今,她們小腹明顯隆起。 若非天寒地凍,朱漣都已準備讓兩女返回京師待產。 王霖俯身將兩女扶起,笑道:“你們現在有身子,可要小心一些。” 蕭奪里賴嫵媚的面色微紅,她向皇帝投去熱烈的一瞥,旋即退在了朱漣的身后。 沒有人比曾經作為大遼皇后的蕭奪里賴更清楚蒙古各部的難纏之處。 這個在漠北草原苦寒之地繁衍生息的種族,生命力極其頑強,戰斗力也毫無爭議。 燕軍能敗蒙古各部,顯然已經具備了滅金的基本條件。 …… 蒙古別苑。 如此華麗的宮室,室外天寒地凍,而在室內卻溫暖如春。 這讓素來苦熬寒冬慣了的蒙古諸女心中稍定。 與過去所居相比,真定的行宮無異于天堂。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