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燕復興二年的這個春天,春風和煦,大地快速回暖。闌 現在作為大燕都城的燕京,就是過去遼國時期的南京。在唐朝幽州城的基礎上建成。 城墻高三丈寬一丈五尺,幅員三十六里,是遼國五京中最大的城。 其城其實還是參照中原王朝都城的規制擴建而成,分為分為內外兩城,內城又名皇城。 皇城中存在大量遼國皇親權貴過去居住的宮殿區和皇家園林區。宮苑規模較大,略加修繕和統一規劃,便成了王霖現在所居的皇宮。 王霖起初并不準備大興土木,但作為大燕皇朝的統治中心,皇宮實際也是一種國力的象征,在內閣群臣的強烈建議下,王霖這才同意保留大部,局部予以改建提升。 原本外城只有兩條貫通全城的干道,一條是東西向干道,名檀州街,一條是南北向干道。另外兩條干道則只能從城門通往皇城而終止。 受人口的限制,原幽州城的外城規模并不大,共建有18坊。闌 很顯然,隨著大燕定都在此,全國人口絡繹不絕遷移而來,現在的燕京城規模和容量都不足以適應現在的需求。 故戶部于去載末開始,就開始在燕京之野擴建外城,相當于是圍著幽州城建設新的燕京城的城垣和防御設施,以及能提供給大量人口居住活動的空間。 擴城工程召集了百萬民夫正在緊鑼密鼓的展開,估計到今年夏末,就能初見規模了。 當然,城中的建設也在如雨后春筍般推進。 畢竟作為一個龐大帝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相應的官方機構是個非常復雜的系統。 外城建成后,原幽州城的外城就自動變成內城。 在王霖的規劃中,新燕京城的規模至少要是開封的兩到三倍,不然,很難滿足需求。闌 這兩日王霖微服在燕京城內和外城的擴建工程現場轉了幾圈,深有感觸。 難怪他前世的地方官們都熱衷于城市基礎建設,因為這的確是一種快速拉動經濟發展的捷徑。 一業興,百業興。 百萬民夫的吃喝拉撒,擴城和大搞城市建設所需要的各項近乎天文數字的原材料,會拉動全國所有行當整個產業鏈條的協調運轉。 大量的商賈往燕京而來。 燕京城外通往西夏吐蕃和西域,通往河北河南山東及大燕各地兩個方向的官道上,駝鈴聲不絕于耳。 現在的大燕執行了較前宋更為寬松的商賈優惠政策。闌 因為大燕皇朝遷都,原前宋的都城東京,就恢復了它本來的名字開封。 但隨著大量人口的遷徙出去,開封已經漸漸蕭索下來。 當然,數百年北宋立國的京城,開封的底蘊還是在的。作為如今大燕皇朝河南行省的首府,自強于普通州府。 王霖在開封設立了錦衣衛的重要分支機構,南衙。 南衙的主要職責是監控群居在河南洛陽的北宋皇族和躲在開封皇城中的前宋皇帝趙構,遙領整個中原地區的錦衣衛事務。 出于慎重考慮,王霖將南衙的重任交給了對自己忠誠不二的武松。 作為大燕忠勇侯的武松,早已成家立業,膝下有了一雙兒女,兒女雙全,高爵厚祿,皇帝心腹,可謂是眾人艷羨的人生贏家。闌 】 開封府城。 忠勇侯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