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軍機處諸軍機大臣,張浚、馬擴、韓庭、顧慶川、岳飛、劉琦六人中,岳飛是皇帝的門生,韓庭是皇帝的大舅哥,其余諸人都是皇帝一手提拔。闌 難道是這些人起了叵測的心思,意圖取李綱這些人而代之,進一步掌控大燕權力? 從動機上看,上述六人是具備動機的。 從能力和能量上來看,上述六人也是具備在幕后翻云覆雨能量的。 而偵緝天下的錦衣衛監察文武百官,恰恰李綱這些閣臣和張浚這些皇帝絕對信任的軍機大臣,都在錦衣衛監控的范圍之外。 王霖心中一沉。 從個人感情上來說,他絕不相信張浚等人會作出這等不顧全大局、結黨營私、敗壞朝綱的事。 但作為穿越者,王霖更清楚人心的復雜叵測和存在隨時可以變化的諸多變數,這世界上最難掌控的恐怕就是人心了。闌 王霖眼前浮現出張浚這六人的面孔。 黨爭的事,為歷朝歷代的痼疾和頑疾,幾乎沒有一個皇朝能完全避免這種事,而往往黨爭又是內亂的根源。 生而為人,尤其是人是一種群居性高級動物,人在一起結成各類的小團體其實也很正常,或者自發形成志同道合的小圈子。 所謂君子群而不黨。 王霖認為李綱這些閣相就是典型的君子群而不黨。 或許是因為他們的存在阻擋了很多人的晉升之路?或許是李綱他們所秉承的堅持科舉取士與恩蔭取士并舉的溫和政治思路,引起了不少人的敵視?…… 王霖一時間心念電閃。闌 黨爭的危害他比任何人更清楚。 遠的不說,前宋的新舊黨爭就是前車之鑒。 北宋的朋黨之爭起自真宗仁宗之朝,而盛于神宗哲宗之世,真正將黨爭推向高潮的,就是關于王安石變法而產生的新舊二黨之爭,可以說,新舊黨爭就是北宋黨爭的核心。 起于政見不合,但終于個人恩怨和排斥異己之爭,禍國殃民,同時還架空了皇權。 王霖心中生出了十萬分的警惕。 王霖知道,李綱五位內閣閣臣之所以被朝中稱為舊黨,除了李綱五人系前宋大臣的身份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就是在很多人看來,李綱等因循守舊,墨守成規,已經阻擋了國家大踏步走向強盛的步伐。 他想起了李綱經常在大朝會上說的話:「陛下即位之始,今天下漸定,陛下應當廣布恩德,與民休息,少言兵事?!龟@ 而被人稱為新黨領袖的張浚則主張「變風俗,立法度,大刀闊斧掃百年之積弊,蕩三冗之沉疴,富國強兵,復漢唐盛況」。 新黨已經開始提出要推行新政,新政的理念很多程度上參照了王安石過去的變法理念,這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工程。 具體包括農、林、水、商、工、軍……以及設軍器監、擴大茶鹽專賣、改革科舉制度等百多項措施,幾乎涵蓋了各行各業和方方面面。 這些措施若是強力推行下去,肯定是一次巨大的社會經濟和軍事政治變革。 本質上說,王霖是支持新政的,他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堅定不移的改革派。 但王霖認為王安石的變法之所以事敗,一個重要因素便是他操之過急,急于求成。 與暴風驟雨的改革相比,王霖更希望通過自己的理念和和風細雨的手段,利用十年二十年的時間逐步完成對大燕皇朝的改良革新。闌 也就是所謂的溫水煮青蛙。 可很顯然,皇帝的政治主張被新黨「領會」起來,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過于激進了。 李綱等人實際也是贊同革新的,但認為要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