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上京。 一隊金國商隊暢通無阻得離開簡陋的上京城,緩緩南下。 雖然這是一支打著普通商隊旗號的民間貿易隊伍,并不起眼,但實際上他們是上京各家權貴家派出的貿易代表。 換言之,這并不是普通的商隊。 所以在金國境內幾乎是橫著走。 商隊中,一個三十來歲的男子頭戴斗笠,騎在一匹棗紅馬上,歪著身子,似乎看起來昏昏欲睡的樣子。 但當他隨著商隊距離上京漸行漸遠,他的眸光中卻隱隱透射出一絲憤怒的光芒來。 他在馬上回頭望著遠處的上京城。 隱藏極好的冷漠眸子環視身邊周遭的金人,心中涌動著近乎無窮無盡的怒氣。 此人便是錦衣衛設在上京的暗哨之一,潛伏者李隆。 永州大屠殺的消息已經在上京傳開,這個時候,金國朝廷想要徹底封鎖消息,已經是不可能了。 況且背后還有一支黑手在推波助瀾。 完顏宗磐一伙的人,恨不能這道消息早些傳到燕國,早些讓燕國朝野產生震動,從而引燕軍入侵。 他好能率軍迎敵,再立軍功,以壓制勢頭正盛的二弟完顏宗固。 十萬漢民慘死在永州之野,不要說作為錦衣衛的李隆,就是普通的金人百姓,都為之毛骨悚然,流下幾滴悲憫的眼淚。 所以,在李隆將消息以特別秘密渠道傳遞回京時,其實完顏宗磐的人早就提前出發,以八百里快馬加急,飛速將消息往大燕邊境擴散而去。 為了增加燕國的震蕩,完顏宗磐麾下的軍隊還驅逐著數百被金人故意留下性命的永州漢民幸存者往大燕邊境逃竄,其中就包括父弟皆死在金人屠刀下的漢民青年,孫阿牛。 大批衣衫襤褸的難民,被金兵驅逐著進入北安州境內,漸漸朝燕國邊境而來。 這立即引起了古北口關隘守軍主將,岳飛麾下大將牛皋的高度警惕。 牛皋當即派出探馬,當發現這居然是一批幸免于難的漢民,牛皋忍不住便命一千軍馬前往關外接應。 令燕軍奇怪的是,原本遙遙墜著漢民難民隊伍后頭的金國騎兵,在見到燕軍大旗時突然毫無征兆地退走。 數百驚魂未定拖家帶口的漢民經燕軍反復篩查,確定沒有金國奸細混跡其中,這才被放進了關來。 為確保萬無一失,牛皋也算是粗中有細之人,專門將這數百人集中在一個地方,派人嚴密看管。 數百漢民僥幸活命,終于回到了離開了三年之久的故土,又想起慘死在金兵屠刀下的同胞、骨肉和鄉親,一個個都忍不住悲從中來,放聲慟哭。 數百人的悲號動靜當然不小。 牛皋面色凝重站在關樓上,凝望著腳下這群哭天搶地的百姓,心頭無比沉痛。 消息其實在這群難民到來之前就傳進了古北口。 但牛皋畢竟有些將信將疑。 因為來自金人的消息,到底是真是假,他心里要打個問號。 而這群難民的到來,無疑再次印證了永州大屠殺的真實性。 但即便如此,牛皋也未全信。 但就在一盞茶時間之前,錦衣衛的密報抵達古北口。 三相印證,此事就再無疑問。 牛皋重重一拳擊打在城樓上,怒聲道:“來人,將那難民孫阿牛帶上來,本將要再仔細詢問一二。” …… 兩日后。 來自古北口守將牛皋和錦衣衛的雙重密報,八百里加急報進京師。 兩騎自永寧門飛馳進城,一路上高喊“緊急軍報,閑雜人等速速退避”,京師商賈百姓狐疑退在街道兩側,望著如一陣風般掠過去的傳訊軍卒,議論紛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