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殺胡令?-《我姓王,我的鄰居武大郎》
第(2/3)頁
而且也表達出了他絕不改易的決心。
殿上跪倒了一地的反對之臣有些情緒激動的,已經摘下了烏紗,擺在了一側,準備展現文臣的氣節了。
但多數都在面面相覷,保持著異樣的沉默。
而陳梓宣六人更是咬牙垂首,愣是沒有中皇帝的激將法。
王霖掃了陳梓宣等人一眼,冷道:“退下!”
陳梓宣率先起身,默然走回班列,其余朝臣也猶豫一會,終于也退回。
“至于永州我漢民被金兵屠殺之事,朕之意,從長計較。挑起國戰不可取。你們不要狂妄自大,以為憑我大燕目前的國力和軍力,就能輕輕松松滅了金國,誰要有這種想法可以主動站出來,朕會給他一支兵馬,命他自去金國,看看他能否給朕帶來驚喜。”
朝臣沉默了下去。
其實多數人還是頭腦清醒的,知道金國不是那么容易消滅的。而事實上,在數年之前,中原人還是對金人聞風喪膽的局面。
現在不過是皇帝橫空出世,力挽大廈于將傾。
才打了幾場勝仗,僅此而已。
滅金國戰,不可輕發。
因為一發不可收拾。
而非皇帝親自御駕親征,大燕朝野上下,無一人敢擔當此任。
王霖緩緩起身,朗聲道:“永州屠殺之事如何應對,請內閣會商拿出一個處置方案來,報朕批準后施行。退朝!”
王霖拂袖而去。
……
永州十萬漢民被金兵屠殺,燕京震動,群情鼎沸,群情憤慨。
一夜之間,城中數十家異族人開設的商行店鋪被打砸搶。
若非錦衣衛聞風而動,全城彈壓,城中一定還會鬧起不小的亂子來。
越來越多的士子文人聚集在坊間游行聚會,不斷有人發表慷慨激昂的演說,鼓動朝野向皇帝上萬民表,要求大燕舉兵殺入金國,為十萬漢民報仇雪恨。
甚至還有人提出,要求皇帝頒布殺胡令。
所謂殺胡令,是冉魏皇帝冉閔發布的詔書。
西晉末年,諸侯迭起,匈奴、鮮卑等少數民族不斷進犯中原。
一時之間,國家動亂,百姓流離失所。
西晉南遷,衣冠南渡,胡人趁亂攻入中原,大開殺戒,瘋狂屠城,屠殺漢民無數。
在此背景下,同情漢民被無情屠戮的冉閔,為了重拾漢人的信心和激起漢人的戰力,就頒發了史上有名的“殺胡令”。
殺胡令共分為三道條令:
第一,“內外六夷,敢稱兵器者斬之。”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無論是統治境內還是境外,只要看見有胡人拿著兵器,一律斬殺。
第二,“與官同心者留,不同心者聽任各自離開。”這句話的意思是:跟官府有著相同心思的人留下,不同心思的人任由其離開。
第三,“若有漢人斬殺胡人,可以憑此胡人的項上人頭獲得獎賞。”
一時間,殺胡令甚囂塵上,燕京城內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不少異族人包括西夏人在內,迫于無奈,開始陸陸續續離開燕京回國。
而更多的商賈也被逼率商隊離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