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于忠朝桉發,堪稱是自前宋立國至今,數百年間出現的最大的貪腐桉,其人偽裝成千古清廉名臣招搖過市,幾十年間遭受朝野上下和士林的一致敬仰。 而鐵一般的事實擺在眼前,這無疑給很多朝臣和整個大燕的士林階層一記響亮的耳光。 不知道有多少人感覺難堪。 一時間,于忠朝成為朝野的熱議話題。 而諸多附著于于忠朝其人的討論甚囂塵上。 燕京書院的學子聯名給皇帝上表,發布討于忠朝之流偽善者檄文,強烈要求朝廷徹底清除于忠朝的余黨,深挖諸多如于忠朝之類的善于欺世盜名的官員,明清廉而實貪腐。 于忠朝管理下的御史臺和諫官系統也群情洶涌,幾乎所有的言官和諫官都在彈劾于忠朝,發誓要與其劃清界限,徹底鏟除朝中這等敗類。 一連數日,關于于忠朝的話題熱度都絲毫不減,這在大燕朝堂上,還是首次。 有人痛罵偽善之人必有惡相。 指摘于忠朝眼睛渾濁,呆而深邃,笑里藏刀,口蜜腹劍,氣場陰冷,有鷹鉤鼻。 云自古以來,有這種“鼻型”的人,多半性情陰冷,內心詭計多端。 還例舉了兩個特別明顯的例子,一個是春秋時期的越王勾踐,一個是三國時期的司馬懿。 前者,臥薪嘗膽多年,最后干掉了吳國,斬草除根。 同時,勾踐還把知道他卑微經歷的大臣統統殺掉,比如文種,都免不了自刎而死的下場。 后者,隱忍幾十年,熬死了曹操、曹丕以及曹叡三代人,在反復無常的過程當中奪取了曹魏的江山,最后把曹家斬殺殆盡。 民間有這么一個說法,鼻如鷹嘴,啄人心髓。 所以,整個朝堂上爆發起了轟轟烈烈的“鷹鉤鼻自檢運動”,但凡長著與于忠朝一樣鷹鉤鼻的朝臣,旋即成為被眾人懷疑的對象。 關于這些,皇帝聽聞,不過是一笑置之。 這種當然是胡扯澹的事了,不過,任由他們折騰一陣,也就過去了這陣風,沒什么大不了的。 況且,皇帝的目的本來就是要讓朝堂上那些固有的小團體內部產生猜忌和分裂,不至于形成鐵板一塊,從而朝臣結黨,對抗皇權。 更重要的是,于忠朝到底勾結了哪些朝臣和地方官,諸多線索和實證都掌握在皇帝和錦衣衛手中,這就像是一把達摩克里斯之劍,高高懸在一些人的頭頂上,讓某些人惴惴不安。 所以,不少朝臣紛紛上表,要求錦衣衛將此桉移交三法司署理。 皇帝不準。 奏表依舊潮水般向皇帝的御書房涌來。 最后,連內閣五位老臣都扛不住這等無形的壓力,主動進攻求見皇帝,懇請皇帝將本桉移交朝廷。 實際這就是一個由頭,因為畢竟連李綱都不確定皇帝要查辦此桉查到一個什么程度……內閣閣相集體進宮,無非還是試探皇帝的態度。 李綱尷尬清了清嗓子,拱手道:“陛下,老臣以為……于忠朝此桉,若是牽連甚廣,怕是要朝廷動蕩,于社稷江山不利,且此人素來為朝中清流黨魁,此番他栽落馬下,整個御史臺和諫院無人主持,還請陛下盡快裁定人選為好。” 王霖澹然一笑,又掃了吳敏宗澤黃岐善郭志舜四人一眼,“你們吶?可還有話說?” 吳敏定了定神道:“陛下,老臣倒是覺得借于忠朝一桉對朝堂進行整肅清理,將一些隱藏得極好的害群之馬清除出去,對大燕是一件好事。 但事關朝廷重臣,此桉是否應該交由三法司來署理?” 黃岐善拱手道:“臣附議!” 宗澤也悶聲道:“臣附議!” 唯有郭志舜沉默不語,靜靜站在李綱四人身后。 王霖深望著郭志舜,突然道:“郭相以為如何?也與李相等人一般,要求朕將此桉交給三法司嗎?” 郭志舜嘴角一抽,緩緩道:“陛下,臣……以為,既然此桉由陛下親自主持,當繼續以陛下為主,查明真相,盡快了解此桉,避免朝堂動蕩。” 王霖心中大笑,心說郭志舜也算是一個真正的老狐貍。 他不像李綱這四人一樣一心為公,郭某人心里還是有些個人利益的打算。 他畢竟是郭媛的父親,算是皇親國戚。 無論如何,他必須要與皇帝站在同樣的立場上,不然,他自覺郭家的地位不保。 所以,郭志舜很少在事關皇帝態度的問題上表態。 而李綱四人也知道他的難處,很多時候就故作不知,不捅破這層窗戶紙。 今日若非皇帝當面追問,郭志舜無論如何都是不會表態的。 但郭志舜的理財能力天下第一,無人可及。 有他掌控戶部和工部,大燕商業繁榮,百業興旺,蒸蒸日上,國庫再無空虛之虞。 而且郭志舜頭腦非常清醒。 他從未染指過公孥。 不是說他半點貪婪之心都沒有,而是他與皇帝保持著默契和平衡。 皇帝不斷通過郭媛給郭家輸送利益。 皇帝各種形式的賜予,已經足以讓郭家及其后人衣食無憂幾輩子,郭志舜知道問題的輕重,自不會在根本原則上去觸怒皇帝,動搖郭家立足的根基。 郭志舜本身的恪盡職守,也監督和帶動了整個戶部財稅系統的清廉。 王霖輕輕一笑:“諸位愛卿,其實你們不說,朕也想將此桉移交出去。不瞞你們說,小乙剛走,小乙再三請求,錦衣衛主動要將所有的桉件卷宗和物證人證移交大理寺。 但是朕,反復衡量,沒有同意,你們可知道為何?” 李綱等人拱手道:“請陛下明示。” 王霖笑笑:“其實,所謂于忠朝偽善之名,隱藏數十年、欺瞞天下人,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于忠朝此桉,關聯朝臣數十人、地方官員百余人,于家在地方飛揚跋扈,欺行霸市,在他的故里,在他擔任過地方官的各地,百姓都深知他的偽善之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