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孔家的祭祖大典也是華夏士林的一件大事。 若是皇帝親自出席,這無疑將大大抬升孔家的地位。 “朕已經命內閣擬制,冊封孔圣為大成至圣文宣先師,改封孔家為世襲罔替衍圣公、大成至圣先師奉祀官,官階提升至從一品。” 孔琳大喜,趕緊伏地叩首,代替孔家向皇帝謝恩。 至此,皇帝對于孔家的冊封已經超越了前宋。 這意味著對讀書人的禮遇。 王霖選擇在這個時候昭告天下,無疑還是為了沖抵檄文事件的負面影響。 “起來吧。”王霖命上官清扶起孔琳,沉吟片刻又道:“所謂檄文,朕完全可以置之不理。朕們心自問,對于江山社稷,對于黎庶百姓,朕問心無愧。上官清,傳旨內閣,擬定于下月初,朕要率滿朝文武大臣,出古北口祭祀在歷次對金戰事中陣亡的將士,請內閣擬定祭文。” …… 翌日午時。 朝天門。 厚重的宮門緩緩洞開,兩列御林軍執儀仗旗幟森然而出,隨即是宮中女官的司儀隊,最后才是盛裝錦衣衛拱衛著的皇帝鑾駕和數輛皇妃的車駕。 皇帝一行,往夫子廟拜謁孔圣,并去燕京書院與學子交流,這是一場公開的文化活動。 因為昨日宮里就傳出消息來,所以從皇城到燕京書院,以及中間的夫子廟,這三點一線街道兩側,都人山人海,聚集著燕京城的百姓商賈。 多半是看皇帝和他的女卷們的。 皇帝與他的數名與前宋皇族有關的妃子,她們分別是:趙福金,崇德帝姬,嘉德帝姬,柔福帝姬趙嬛嬛,郭媛,韋瑩,及趙構。朱漣待產,身子不便,當然不能參加活動。 燕京百姓對于皇帝的崇敬和狂熱情緒,并未因為檄文的存在而稍減。 就天下人來說,唯有燕京的百姓最明白,皇帝的存在,對于大燕對于中原百姓來說,到底意味著什么。 因為安居樂業,家和萬事興,國泰民安。 若無皇帝舍生忘死率軍征戰沙場,驅逐外敵,哪有中原繁榮穩定的今日。 若無皇帝在,金國必定舉兵入侵,而失去了皇帝的大燕,將靠什么人來抵御金人的南侵? 百姓的情緒非常激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