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韓嫣何等聰慧,哪里還不知李嵐與上官清此來,是皇帝授意。 而皇帝既然安排人來試探她的心意,那就只能說明,在皇帝本心里,也是懷有外戚尤其是后黨韓家坐大不掉的擔心的。 雖然皇帝從未提及過此事。 也雖然皇后韓嫣已經做到了后宮不干政的典范,在這方面,謹小慎微,從不踩踏紅線。 而且,為了防止朝野上下的非議,韓嫣也不斷傳書韓家,讓祖父母嚴格管束韓家子弟,絕不可打著皇后的名頭,在外胡作非為。 當然,也有韓庭的緣故。 作為當朝國舅,又為皇帝心腹重臣,韓庭在朝野間的份量其實也不亞于皇后韓嫣。 為避嫌疑,韓庭已經離開韓家分門別戶居住。 他的尚書府在城南,而韓家則在城門。 平日里,韓庭很少回韓家。 嚴格意義上說,作為當朝尚書大臣,他已經不再是單純的韓家子弟,開門立戶是必須的。 韓庭以實際行動,來表明自己的分寸感。 但事情就是這樣,你嚴于自律,不代表外界的懷疑便不存在。 韓嫣沉吟良久,俏面變幻,一言不發。 她其實知道這事無關緊要,但她考慮的是太子。 雖然太子還年幼,但作為一個母親,韓嫣本心里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能穩固東宮的地位。 而這一次皇帝御駕親征,太子監國,將是太子的機會。 畢竟現在圣皇在位,作為太子的存在感實在是太弱了。 但作為監國太子就不一樣了。 可韓嫣知道皇帝的諸多憂慮之處。 站在朝臣和皇帝的立場上,這沒有什么錯。 而站在自己和太子以及韓家的立場上,這似乎有些委屈。 韓嫣斟酌良久,終于還是緩緩道:“請郡主轉告陛下,臣妾以為,太子年幼,乃無知稚兒,實在難以承擔監國大任。請陛下另做決斷。” 韓嫣如此,李嵐暗暗松了口氣。 諸女也是如釋重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