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九節 破逐鹿之妄說-《我要做皇帝》
第(2/3)頁
于是,就有宦官捧著那份帛書將之放到一個案幾上,然后,就抬著來到了大殿之中。
大臣自然一擁而上,人人都想知道,這到底是一篇什么樣的文章,竟然能讓天子瞬間走出彗星出現帶來的陰霾。
尤其是晁錯,臉上神色怪異。
實在是這一幕太熟悉了,當年,他不就是這樣在當今天子的唆使下,以他的名義上書,議論國政嗎?
作為御史大夫,晁錯是第一個看到那帛書內容的臣子。
只看標題,晁錯就心中一跳。
“王命論?。俊标隋e深吸了一口氣:“好大的口氣?。 ?
同時心中也開始敲鼓了,這么大的一個標題,內容要是不夠勁爆,天子不可能讓群臣一起看的。
于是他低頭借著燈光,看起了帛書上的內容:“在帝堯之禪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彼匆嘁悦?。臮于稷、契,咸佐唐、虞,光濟四海,奕世載德,至于湯、武,而有天下。雖其遭遇異時,禪代不同,至乎應天順民,其揆一也。”
晁錯輕聲念著帛書上的文字,越往后看,他的心就越震驚。
“這是……這是……社稷之文!”晁錯心里嘆道。
“世俗見高祖興于布衣,不達其故,以為適遭暴亂,得奮其劍,游說之士至比天下于逐鹿,幸捷而得之,不知神器有命,不可以智力求也。悲失!此世所以多亂臣賊子者也。若然者,豈徒暗于天道哉?又不睹之于人事矣!”袁盎卻念著其后的一段文字,撫掌贊道:“善!善!真好文章!”
說著,袁盎就跪下來,奏道:“臣請陛下將此文全文。布告天下,明使天下人知之!”
袁盎大聲道:“吾高祖得天下,誠如此文所道:在于天命,在于神授!此文一出。逐鹿之妄說可以休矣!”
“臣附議!”桃候劉舍也跪下來,背著帛書上的一段文字道:“蓋在高祖,其興也有五:一曰帝堯之苗裔,二曰體貌多奇異,三曰神武有征應。四曰寬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善哉!誠哉斯言!世俗之凡夫俗子可以休矣!”
于是大臣們紛紛各自借著文章中的某一段話來進言,結論只有一個,那就是要將這文章散發天下,讓天下人都能看到,甚至有人認為,天下所有官員都應該會背誦此文,不會背的應該開革!
為什么會這樣?
實在是漢室的建立過程有著太多的不可思議和奇跡。
高皇帝劉邦四十五歲前還在沛縣當流氓,欺男霸女呢。
劉邦四十八歲起兵,七年后就掃平天下。做了皇帝,整個過程不用修改就是一個主角的模板。
正是因為這樣,漢室的統治者,其實心里面一直都在打鼓。
老祖宗這么牛逼,子孫們亞歷山大啊有木有!
而且劉邦從起兵到掃平天下的整個過程,只能用‘英明神武’這四個字來概括。
劉邦在世之時,這么說自然沒問題。
天下人也沒有那個敢扎刺。
但是,劉邦死后,整個朝野都開始恐慌了起來。
這天下英雄豪杰那么多。
難保不會從那個犄角疙瘩里面跑出第二個高皇帝。
民間呢,也一直有說法。說什么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這話,聽在皇帝耳朵里,相當的刺耳。
什么叫逐鹿?
這社稷神器是可以隨隨便便給人隨便拿來調侃和議論的嗎?
這天下英雄豪杰。萬一起個什么心思怎么辦?
故而,從呂后開始,漢室朝廷就開始淡化了劉邦英明神武的一面,轉而吹捧起劉邦身世和種種身體的不凡。
為了彰顯劉邦是授天命,在老天爺安排下才建立的漢室。
于是,可憐的太上皇躺槍了。
朝廷開始散播劉邦是神種的傳說。什么劉媼(劉邦的老媽)任高祖而夢與神遇,震電晦冥,有龍蛇之怪。這就是擺明了說劉太公根本不是劉邦的爹,劉邦是天神的種。
然后,什么秦始皇到沛縣,討厭沛縣的氣。
呂太公一看劉邦就被王八之氣給震到了,立刻納頭而拜,主動送錢送女兒。
呂后與劉邦失散,看著天上的云就知道劉邦的下落。
還有劉邦斬白蛇起義后,有人見到什么老太婆哭訴什么的。
所有的一切的一切神怪異談,全部是以朝廷主導,宣傳的。
主要目的就是要拼命淡化劉邦建立天下英明神武的那一面,甚至不惜抹黑劉邦也要做到!
究其原因,是統治者害怕了。
但這些種種措施,并不能消除天下野心之輩的想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