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節 戰起(1)-《我要做皇帝》
第(1/3)頁
不知不覺,便到了秋九月。
長安城開始下雪了。
望著飄落到手心的雪花,劉徹也是感嘆了幾聲。
“陛下,剛剛接到劇將軍奏報:西匈奴左大將遇刺……”顏異行色匆匆,稟報著。
“知道了……”劉徹微微頷首,對此,他毫不意外。
西匈奴小政權的內訌,是可以預見的。
因為這個政權本身就不合理!
它是燕薊之戰的產物,是漢匈大戰的結晶。
事實上,哪怕沒有且渠且雕難,也會其他什么雕難出來做這個事情。
但這個小政權從成立那刻開始便先天不足。
依靠政變上臺的且渠且雕難,只能自封為左大將,依靠挾持于單,與折蘭等大部族聯合執政。
既然是聯合執政,那自然是令出多門。
僅以劉徹所知,當年,為了割讓合黎山一事,折蘭部族差點就要起兵造反了。
合黎山(皋蘭山)是折蘭人的老巢,也是他們的祖居牧場。
且渠且雕難說賣就賣掉了?
折蘭人自然是不服的。
只是當時,西匈奴不賣合黎山,就得餓死!
沒有糧食和物資的西匈奴,用不著漢軍和北匈奴去打,饑荒就足以讓其崩潰。
是以,且渠且雕難割讓合黎山,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當然,在當時,西匈奴還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向西方進軍,趁北匈奴內部未定,出星星峽奪取西域。
至少也要占領蒲昌海以西,近海以東的廣大地區,甚至染指塔里木盆地,奪取孔雀河流域的控制權。
可惜,當時的西匈奴不敢出星星峽。
他們寧愿選擇向漢室求饒,換取物資和和平保證。
這自然就注定了西匈奴的滅亡。
一個不思進取的政權,在如今的國際局勢之下,安能有什么國祚?
國際局勢稍一變化,立刻就要灰飛煙滅!
講老實話,西匈奴能存續至今,完全是靠了北匈奴與漢室之間的矛盾。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