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 誰是阿拉伯?-《大宋有毒》
第(3/3)頁
古代的墨多用炭黑,說白了就和鍋底灰差不多,只是制作過程和原料更講究一點而已。這種原料油墨也可以用,再加上粘合劑和稀釋劑,調整到一個合適的比例,基本就算一款可以實際使用的油墨了。
當然了,這種油墨太原始,不能和后世的油墨相比,更不能放到高速印刷機上使用。
怎么去解決這些問題呢,原本洪濤也是不知道的,但南宋的工匠們已經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
粘合劑就是明膠,或者叫鰾膠。當年在廣州是用鯨魚皮熬制,成本非常非常低,產量也非常非常大?,F在恐怕就沒地方找那么多鯨魚皮了,但其它動物皮革照樣可以代替,無非就是成本會高一點點。
稀釋劑更簡單,它是石油的副產品,叫礦物油。當年在南宋,金河帝國有專門的煉油作坊,可以源源不斷的提供這種油脂。
現在洪濤還是無能為力,北宋是有石油的記載,而且產地離汴梁還不太遠,就在陜西路??勺约耗壳皼]有精力再去從頭搞石化工業了,時間上來不及,精力上也不夠用。
咋辦呢?和明膠一樣,礦物油也是可以代替的,效果沒那么好但可以用。那就是用植物油代替,洪濤恰好知道一款,那就是亞麻油。
這東西是費雷德里希二世的科學院搞出來的,他們沒有石化工業,又看著金河帝國的印刷術眼饞,經過很多次試驗終于找到了替代品,正好也便宜了洪濤。
經過兩天的奔波,洪濤帶著高翠峰和黃蜂把汴梁城轉了一個通透,明膠和亞麻油的來源基本搞定了,這樣的話油墨的原材料就算齊備了。但這還不算完,還有個大問題,就是這種原始油墨的干燥問題。
由于缺少了干燥劑和穩定劑,這種油墨還不能用于普通的紙張,那樣的話油墨會陰到紙張背面,效果很難看,也浪費紙張。
“玉米啊土豆,怎么跑到哪兒都離不開你們倆呢!”
如何讓古代的紙張適合油墨呢,辦法有,那就是刷槳。用淀粉漿在紙張上涂一層,就不會發生正面印字、力透紙背的現象了,在后世里這叫做防反透劑。可制造淀粉的原材料是玉米和土豆,這兩種農作物北宋肯定沒有,想都不用想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