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144 多事之秋-《大宋有毒》


    第(1/3)頁

    “王相,不知何事讓陛下如此憂心?”皇帝走了,王安石好像沒有跟著走的意思。

    “乞弟族四月初攻占了戎州,當地指揮使王宣戰歿。朝廷的招撫使已經出發,如果談不攏就得派兵。這還是旁枝末節,北朝國內也有變故,遼皇洪基出皇侄淳于外,立皇孫延禧為梁王,時年六歲。以中順軍節度使耶律頗德為南院大王、廣的軍節度使耶律仲禧為南院樞密、一戶部使陳毅參知政事,多事之秋啊……”

    皇帝為什么不高興宰相肯定知道,王安石也沒打算瞞著,這也算不得什么機密,但確實不是好事兒。

    鄰國內政人事發生大變故,宋國這邊就得跟著緊張,誰知道上來的是鷹派還是鴿派,以后兩國關系如何走向都是未知數,確實費腦子。

    “王相所說遼皇是否叫耶律洪基?”說實話,洪濤對遼國的情況知之甚少,只知道一個蕭太后和一個耶律洪基,還是從后世武俠小說里看到的。

    假如是說別的人他根本不會插嘴,但對于這位耶律洪基還是有些了解的,前提是后世的歷史書有一半是真的。

    耶律洪基是誰?他被稱為遼道宗。大部分人對誰是遼道宗可能也沒有直觀印象,那就換個說法,他是天龍八部里和蕭峰稱兄道弟的那個遼國皇帝。在書里他曾經舉刀對天發誓,終此一生不讓遼國軍馬南侵。

    事實上還真是這么做的,在他當遼國皇帝的任期里,兩國基本沒有發生過大規模戰爭,邊境上小打小鬧都很少。但這和蕭峰沒半毛錢關系,一國皇帝也不會發這種幼稚的誓言,即便發了也不會遵守的。

    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很簡單,兩國簽訂了和平條約,誰也不想打仗了、也誰都打不動誰。邊上還有一個虎視眈眈的夏國,這種局面下任何兩國發生大規模沖突都會被第三國趁機得利。

    如果非從遼道宗個人身上找原因的話,也有一條,就是他非常喜歡宋國的文化,詩詞歌賦樣樣精通,書法丹青也不比任何一位宋國士人差。

    他在當太子的時候就和宋仁宗是朋友,私人交情不錯,也認同宋仁宗的治國理念。說白了吧,他就是遼國的大鴿派,主張與宋朝和平相處,最好能多交流交流文化,不喜歡打仗。在這一點上他非常像宋徽宗,當學者藝術家特別合格,唯獨不適合做皇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