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 黃金時代-《回到明朝當海盜》
第(2/3)頁
德布拉甘薩想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去。
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一雪前恥成為了一件渺茫的事情。
他需要處理傷口,葡萄牙需要時間來治愈。
德布拉甘薩不愿再向西看,不愿停留在這個海域。
在馬六甲城堡中,他只停留了兩天,發表了一份總督公文,向東南亞的全體葡萄牙公民致歉,并保證會奪回屬于葡萄牙的東西,但他需要時間。
之后,他率領一半的艦船離開了馬六甲,駛回印度洋,駛向印度西岸的果阿。
臨行前,他將一切談判的權力交給了馬六甲總督以及沙加路,前者負責政治軍事談判,后者負責商業貿易。
在德布拉甘薩的授權中,最低的底線低得離譜,只要留下馬六甲,留下一個東南亞的根據地就足夠了。
幾番協調之下,雙方的談判終于定在中間地區望加錫展開,徽王府的談判全權委任與了徐文長和馬老九。楊長帆則親督摩鹿加地區秩序重建,不停游走于幾個完全不團結的王國之間,恩威并施確保徽王府在各地的要塞以及權力,華人也就此取代葡萄牙人,成為了香料群島秩序的管理者。楊長帆的政策比葡萄牙人要寬松得多,最明顯的體現在信仰上,既尊重本地******,也并不排斥穿著黑袍子的牧師,這讓本地人終于可以自由的禮拜而不會遭受毒打,定居已久的葡萄牙人也有很大一部分沒有響應總督的號召,選擇繼續居住在這塊熟悉的土地上。
徽王府的確也壟斷了香料貿易,但他們并不壟斷香料的生產,一切由本地人自由進行,他們只要交易給華商就可以了,葡萄牙人的加工坊依然歸葡萄牙人所有,當然,華人同樣也可以參與組織香料生產,無疑也會得到更大的支持。
即便本地人很大程度上支持了徽王府的解放,但楊長帆依然不敢輕易撤兵,本地的政局十分混亂且不文明,在沒有葡萄牙人之前也是各島各王國內戰不斷,楊長帆要借著武力、大明國號以及鄭和的名聲鎮住這里后再離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