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 見獵心喜的教授們-《科技之錘》
第(2/3)頁
寧為在眾教授面前侃侃而談著,說到語言無法表述的地方,還會要來電子筆,將公式直接在寫在平板上,通過投影投放到會議室的大屏幕上。
這種答辯對于寧為來說非常輕松,無非就是將大腦里當初寫這篇論文時所涉及到的知識點重新梳理一遍。
但對于不是PDE研究方向的教授來說,講到深入的地方其實會有很多困擾。
雖然NS方程更多是解決物理問題,但數學畢竟是跟物理不同的。
比如物理上壓力場的唯一意義就是使速度場滿足不可壓縮條件,但數學上則要將速度場投影至無源的向量空間。
前者會要給定邊界條件,后者則要分析普適性原理。
所以講到深入處,甚至不是現場每位教授跟研究員都能跟上寧為的思路。
當然,對于本就是研究偏微分方程的教授或者研究員來說,卻是沒這方面困擾的。
但這種情況很容易便讓本該是一場嚴肅的答辯,轉化成學術上的探討。
所以在這場特殊的答辯進行了兩小時后,已經不是教授提出問題,寧為作答,而是大家就一個問題從不同角度展開討論,投影儀上那些寫寫畫畫的公式已經輪轉了不知道多少畫面……
其實在一個小時前,孔明德就已經能確定nature上的論文的確是寧為獨立完成的。
畢竟學術答辯環節,無法作假。
更是驚詫于寧為數論基礎的扎實。
需要用到的那些高階方程跟展開式,幾乎是不用經過大腦,每次筆書,看不到絲毫猶豫跟思考,上手就寫,且無一錯漏。
這特么是本科生能達到的程度?
這家伙大學四年的成績到底是怎么低調的保持在年級三十名左右的?
丘成桐數學競賽這位大神竟然沒參加?
CMC竟然還只拿了省二等獎?
現在驚詫情緒已經過了,他整個人已經麻木了,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數學天才。他甚至懷疑是不是從大一到大三,寧為都是睡過來的……
大四才開始發奮努力?
麻了麻了!
但他卻不好打斷教授們高漲的熱情,但這個時間很尷尬了……
臨時召集的特別答辯,五點二十寧為才到場,大家都還沒吃飯,現在已經是晚上七點多,真讓這幫人繼續討論下去,估計可以直接吃早飯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