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6 為了綁人而綁人-《科技之錘》
第(2/3)頁
“好的,交給你了!”
放下電話,喬治·羅伯特深吸了口氣,然后打開郵箱,撰寫了封郵件,然后發了出去。
……
華夏,江大。
寧為將燕北大學某位法學院教授幫忙改過的合同交給了陸昌斌。
看著經過修改了一點點條款的合同,陸昌斌大概明白寧為背后肯定是有人了。
到不是故意想在合同里做手腳。
事實上這份合同的擬定他并沒有參與。
畢竟術業有專攻,沒事誰會去專門學習一下合同法?
實驗室又沒有專門的法務部門,所以這份合同也是陸昌斌直接找了學校法學院一位相熟的教授,對方直接給了他一個手下博士生的聯系方式,然后他把情況大概說了說,人家法博生直接幫忙擬定的。
寧為就算能力數學跟計算機能力再強,法學方面的敏感度應該也強不過專門研究合同法的法學博士吧?
到不是懷疑寧為沒這個本事,關鍵是哪個數科牛人會去研究法律這種枯燥至極的東西?
“行吧,咱們就先簽約。實驗室里研究院的名錄我也給你準備好了,上面畫了紅圈的你不能選,他們手頭上的任務都很重要,要么就還要帶學生,沒法分心去做別的。其他人你隨便調。”
寧為接過目錄大致掃了一遍,不由得感嘆果然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實驗室即便摘了國重的牌子,固定科研人員還是有42人之多,其中教授就有20人,副教授5人,研究員5人,副研究員8人,剩下的都是管理跟技術人員。
看到一個個教授、副教授跟研究員的閃耀履歷,寧為只覺得一陣頭大。
他也大概明白了魯東義跟他說那番話的意思。
真的選幾位教授去給他打下手,平時該怎么布置任務?出現爭議了又該聽誰了?
實驗室規格太高了也是件很頭疼的事啊。
花費了五分鐘寧為便挑好了八個人,其中四個人是因為之前有做過集成電路的項目被選中的,另外四個則是按年紀跟身份從小到大排的。
其中教授一人,副教授三人,副研究員被要了一半,四個人,加上早已經預定好一個位置的余興偉跟他自己,正好一個十人團隊。
寧為把勾選好了的人才目錄遞交給了陸昌斌。
陸昌斌掃了一眼,詫異的抬頭瞟了眼寧為,這選擇方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