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 您幫我丟了吧-《科技之錘》
第(1/3)頁
寧為表現的很坦然,陸昌斌便也相信了。
這小伙發在《自然》跟《科學》上的論文他都看過。
純數領域那篇是看不太懂的。
不說別的光是各種函數空間轉換就讓人頭大,什么Besov空間,熱半群的時空估計……
看著便讓人頭大。
但他看不懂,別人自然是看得懂的。
像思科這種巨無霸型全球網絡解決方案供應商,技術部門自然少不了基礎數學方面的天才,明白那篇論文或者說能寫出這種論文的本科生有多大價值的數學家應該很多。
除此之外,寧為設計的湍流算法陸昌斌當然能看出其中的價值。
現在也就是實驗室內測錯誤率暫時還無法降低,未來只要檢測錯誤率能壓到千萬分之一以下,實用價值就真的太大了。
如果不是寧為悶不吭聲的直接把論文投遞給了《科學》,陸昌斌都想勸寧為放棄發表論文,哪怕他豁出這張老臉,多去申請些補助給寧為都是可以的。
想的很美,但架不住眼前這少年是個快槍手!
……
“那估計是看中你的湍流算法了,想辦法拿到了你的聯系方式,他們之前也沒跟你電話聯系過嗎?”陸昌斌苦笑著問道。
“沒有啊!哦,對了,我對外留的號碼設置了白名單攔截……”寧為恍然大悟。
沉浸在工作中總是會把一些生活中本該記住的小細節忘得干干凈凈。
“這個……”陸昌斌一時間也不知道說什么好了,只希望寧為能不被利誘。
雖說雙方簽訂了合同,但思科這種巨無霸型跨國公司,為了人才掏點賠償金是真的連眉頭都不用眨的。
這也是這個時代最讓老一輩科學家揪心的地方了。
市場經濟時代,那些跨國大公司既有那個實力更敢于不計代價的挖走最頂尖且具備創新精神的人才,而在體制內部受限于種種規則束縛,又很難給出相應的價碼留人。
學術圈本不應變成名利場,但這話站在他的立場很難跟寧為說出口。圈子里為了拿資金,搶項目,明里暗里各種競爭陸昌斌見得多了,畢竟搞科研其實是最燒錢的,資金燒進去,出了成果,就能有榮譽加身,誰會不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