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懶-《回到九五當好爸爸》
第(1/3)頁
自此以后,林洛更懶散了,心里好像有什么東西被挖走了。每天就是送春夏上學,接春夏放學。空余的時間就是去機場跑黑車。
明明賺錢的買賣有很多,可惜林洛拼搏的勁頭少之又少。
陳文東發現了林洛的干勁沒了,以為自己手下的小子們禮數不夠,還特意拉著手下人來給林洛拜禮,結果林洛依舊是這個狀態,明顯的一副退休老干部的樣子。
但是林洛還是給陳文東面子的,每天4點接了春夏下幼兒園,就在家里的院子給這些人授課。
當然最多也就是告訴這些小子們該干什么,偶爾心情好了,才帶這些家伙去工地轉轉。
陳文東見自己不管用,就叫林友上。
這幾天電腦房都出手了,十一個電腦房賣了三個五十萬的和八個65萬的,一共收獲了670萬。
對外70萬,總的給人講價的空間的,最后65萬出手了。
林友以為這么多錢,能刺激刺激林洛了。結果只換來林洛一句,哎~都請不起張學友專門給我唱一首離開以后的。
這下不止林洛沒干勁了,還把林友弄沒干勁了。
要不是林友已經答應了供銷社以三百萬的價格買下幾個門店。林友都有心錢分一分大家直接退休就好了。
供銷社,聽起來很有年代感的稱謂。
之前的輝煌,那是無法言表的。
作為計劃經濟的產物,供銷社曾經在鄉村的經濟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提供農村缺少的物資、收購農副產品。當年有供銷社的地方,都是當地的經濟中心。
曲尺柜臺,幾排貨架,一桿老秤。挺大的店鋪,堆積的都是貨物。
之前誰家要是有個人在供銷社上班,那可是周圍孩子羨慕的對象。這家人走路時頭都仰得特別高些。
世事變遷。如今,供銷社已經日落西山了。等到97年之后,基本就消失了,只有在一些偏遠的山區還能看到。
現在已經開始變賣家業了。
別的事沒給林洛干勁,但是知道林友買下了五個繁華地段破舊的供銷社商鋪倒是讓林洛來了精神。
將來的幾十年,可是一鋪養三代的幾十年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