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青聯-《國啤》
第(2/3)頁
哦,秦東看看蔣遠平,蔣遠平看著他手里的手機,他沒有說話,只是在心里嘀咕著,現在的年輕人啊,有桑塔納坐,還都用上手機了!
天津是去不成了,與蔣遠平匆匆話別,又安排黃波和杜小樹到天津港接機器,高虎開車,兩人匆匆趕往沈南。
路上,武庚也打過電話來,“年底了,春運馬上要開始了,老陳就計劃把我們的啤酒送上火車,對,讓你過去,肯定是遇到困難了,我們一起想辦法,嗯,我已經到了沈南了……”
“春運”這個詞,最早出現于1980年的《人民日報》。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對人員流動限制的放寬,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離鄉外出務工、求學。諸多人群集中在春節期間返鄉,形成了堪稱“全球罕見的人口流動”的春運。
近十年來,春運大軍從1億人次增長到10億人次,這么多人在列車上,如果喝起啤酒來,也是一個很大的銷量!
“陳廠長有眼光!”對于陳世法的戰略判斷,秦東也從來不懷疑。
高虎備了幾桶汽油,桑塔納一路頂風冒雪朝沈南開去,當經過黃河鐵路大橋時,黃河已是千里冰封,大地已是萬里雪飄,前面,遙遙可以看到風雪中的沈南城了。
沈南,火車站很漂亮,有一個德國人建的鐘樓……
幾個小時后,風雪中,秦東已是看到這座世界上唯一一座哥特式建筑風格的火車站了,也看到了高大的鐘樓。
“現在是早上六點二十二分……”
從北京到沈南,他們足足開了八個多小時!
燈光映照下,大雪紛紛揚揚地下著,一列火車冒著黑煙駛出火車站,駛向無邊的雪夜……
一處旅館門前,桑塔納剛停下,秦東就看到了門前站著的武庚,他滿身滿頭的雪,看到秦東,卻是直接走上來,上下打量了他一眼,當胸就是一拳,“你小子,終于回來了,咦,喝了一年的洋墨水,還是那個秦東嘛!”
“走到哪里我都是秦東,”秦東笑著也給了武庚一拳,“吃飯了嗎,我真餓壞了,從北京一路殺到沈南,我跟高虎就啃了一個面包。”
“我也沒吃,老陳和周書記也沒吃,”武庚推開一處房門,“老陳,周書記,秦東回來了。”
秦東還沒走進屋子,就看到了煙氣,再看屋里煙霧騰騰的樣子,秦東就知道,肯定是在鐵老大跟前碰釘子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