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辣絲子-《國啤》
第(2/3)頁
辣絲子,也是龍城的一道名菜,一道開胃名菜。
制作“辣絲子”的原料,龍城叫辣菜疙瘩,南方叫芥菜頭。
每年農歷九月下旬,原野褪去了綠色,農民便抓緊時間收獲辣菜。這個冬天,最美味的調味菜就來源于這種被俗稱為“辣菜疙瘩”的蔬菜。
菜園里的辣菜是每年7月頭伏時種下的,為的就是做成地道的“辣絲子”。
辣菜收獲完成,立即開始制作,聰明的龍城人對這道小菜的制作可謂獨具匠心。先將疙瘩洗凈去皮,切成細絲,放入事先準備好的壇子中,倒入些許食醋,加少量白糖,放入幾粒新鮮的花生米,輕輕攪拌均勻。切幾片青蘿卜蓋在辣絲上擋住氣味的散發,這是辣絲制作中最為關鍵的一步。
最后將壇子密封,這樣,辣絲的辣味、食醋的酸味、白糖的甜味,互相刺激,此消彼長,美味慢慢醞釀,十天八日后,美味制作成功。
龍城賓館的辣絲子很快端上來了,廚師刀功細膩,辣絲子顏色潔白,酸甜香辣,清淡爽口,提神通氣,增進食欲,在整個冬季所有的涼菜中堪稱一絕。
吃的時候,再放點香油、醋和白糖,夾一筷子送進嘴里,嚼起來嘎吱作響,香甜辣脆,開胃開心。
阿嚏——阿嚏——
秦東兩眼流淚,一不小心,像芥末一樣的辣味像小孩子的惡作劇,從口中進入鼻腔,直取腦門,頂得他噴嚏連連,兩眼流淚。
當然,也只有這時,才是吃辣絲子的最佳境界。
“我們辣絲子沖吧,”陳明笑著,可是嘴里卻是說得很直接,“我們的常務副市長,今天直接稱你是辣絲子。”他說完,自己先笑了,張副市長和辦公室主任也笑了。
“不辣就不會革命,不會改革,我給你們龍城的改制開開胃,后面才是大餐。”秦東順手拿出雞架來。
“吃雞架也要技術。”陳明話中有話,“我們龍城的老百九說,必須堅持“四項原則”才能吃好烤雞架。“
“一叫作放下架子,才能拿起架子,二叫作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三叫作宜粗則粗,宜細則細,四叫作可以戴手套,空手抓更有滋味……”
吃烤雞架,雖然在龍城賓館里都備有一次性手套,但是在龍城的小吃店里,人們大都直接上手,不怎么顧及吃相。
“改制不就是放下架子嗎?”秦東掰開一個烤雞架,遞了一半給陳明,又遞了另一半給張副市長。
第(2/3)頁